第七卷 迷途 第二百四十章(3 / 3)

加入书签

“明日我去见曹公,当以死谏,公达,你不必出面”荀彧阴沉着脸,斩钉截铁的说道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

荀攸苦笑道:“你少说风凉话了,想说什么直接说”

“听说陛下赐爵曹孟德魏公,还加九锡……”

“不错,文若正在为这件事发怒呢,这就是文若发怒的后果”荀攸指了指满地的碎片,揶揄了一句

荀彧瞪了荀攸一眼,怒道:“你也少说两句风凉话”

荀谌好笑的摇了摇头,道:“他人门前之雪,关卿何事,文若,你这火发的毫无名堂”

荀彧板起脸,道:“我兖州内部不宁,自然就是你河北地机会,只怕你是巴不得看热闹?”

荀谌既然答应了郭嘉为河北效力,就算是河北地人了,世家大族虽然把子弟拆分到各个势力出仕,但必须遵守的规则就是公德要高于私情,通俗点说也就是不能吃里扒外,否则世家大族这一套分摊风险地办法就行不通,这是潜规则,谁也不敢破坏,否则害的就不止是自家人,甚至牵连到整个阶层,因此谁破坏了这个规矩,将会面临整个阶层的联手打击,这个任何一个家族也承受不了的局面荀彧虽然不会傻的去向曹操告发荀谌是河北的间谍,为了家族的利益甚至还会在能力范围之内暗中帮一把手,但真正涉及到兖州的机密情报,关系到两方的军事、政治斗争成败,荀彧还是会把荀谌视做路人

荀谌冷笑数声,道:“若先帝刘协尚在世,曹孟德下狠心废刘翸禅位与先帝,则兖州局势尚有可为,先帝一薨,兖州已是死局,北不能抵河北黄巾,南不能安抚荆、蜀、江东,处四战之地,实是危如累卵文若,到底是谁给曹孟德献的计策害死先帝?简直是愚不可及先帝若在,荆、蜀、江东只须一道诏书便不敢北顾,兖州集全力与河北决战,胜则进取天下,败尚可挟天子退往荆、蜀、江东,胜负仍未可知再看看如今兖州是什么局面?四面皆敌,好好一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妙计落到这个地步,是谁的责任?对河北而言,曹操当不当这个魏公都是这么一回事,不过是早几年南下和晚几年南下的区别”

面对荀谌的质问,荀彧、荀攸无言以对,还能说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就是荀彧向曹操提出来的,可以说是安定天下的妙计,可是阴差阳错刘协被黄巾军给俘虏了,之后又被当作筹码滞留在河北,成为了当时袁绍的旗帜,为了与河北政权对抗,为了在法统上站住脚,兖州只好把刘氏的旁支刘翸推出来,聊胜与无但倒霉的是,好容易才把兖州的局面稳定下来,至少兖州上下也接受刘翸这个皇帝了,刘协又被当作筹码甩给了兖州,叫兖州怎么办?让刘协当皇帝,那刘翸怎么办?原先为了与河北打宣传战,兖州找出各种借口来证明刘翸继位的合法性,合着刘协一来就把刘翸挤走了,难道以前说的话都是放屁?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为了稳定兖州内部,不让一些人起什么心思,曹操杀刘协是迫不得已,为了大局,荀彧、荀攸都默认了这个事实,但是做为大汉臣子,他们的内心是有愧的,所以无法回答荀谌的质问

事实上这也是个两难的问题,杀不杀刘协各有利弊,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只有交给时间去检验,至少现在来看,刘协的死迅稳定了兖州的人心,有利于兖州内部的凝聚,但在外交上则全面失败,成了各个诸侯的靶子,利和弊委实难以说清荀彧、荀攸是对刘协的死有愧,却不是认为曹操杀刘协就一定是大错特错,对利弊的看法每个人都见仁见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