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子曰(1 / 3)

加入书签

“这件事情朕知道了,明天是大朝会,正好拿出来说说。”想了一会儿,康熙对胤禛说道,胤禛也并没有想着康熙能立马就答应,他已经做好了长期抗战的打算,当即行礼说道:“是,儿臣知道了。”

“朕这儿今天刚收到了另外一个折子,你看看。”说着,康熙看了眼梁九功,梁九功赶紧将折子递给了胤禛,胤禛翻开快速的浏览了一遍,随即脸上起了一层怒色:“这传教士未免也欺人太甚了一些,都说客随主便,他这倒好,直接客人替主人做了决定!我大清乃是礼仪之邦,怎可不祀祖敬孔?”

康熙也赞同的点点头:“正是这样,这事情和你说的办学堂也有几分关系,所以朕才想听听你的意见。闵明我倒是有点儿小聪明,说是要将中国礼仪和宗教分开,这样就能避免礼仪之争,不过在朕看来,他的小心思也不少。”

“汗阿玛,这事情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胤禛皱眉说道,若是信教之人以后都不祀祖敬孔,那大家起不都成了茹毛饮血的蛮夷?那些英吉利等地的人,自己没有礼仪就算了,怎么能将大清百姓也变成那样的人?

父子两个研究了一会儿,都坚决认定,是不能同意闵明我的想法的,另外福建那边下命令的颜当,看起来也不能留了,罗马教廷实在是管的太多了。大清允许他们来传教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他们倒好,居然得寸进尺!

(.)

“你说在各地免费办学堂?”康熙看着胤禛递上来的折子,很是惊讶的问道:“这就是你前头说的文治第一?”面上,倒是看不出康熙有什么想法。//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

“是,汗阿玛。”胤禛恭敬的答道,康熙皱眉,将折子放到桌子上:“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当日儿臣听您说要重建国子监,所以模模糊糊的就有这个想法了。百姓种田,除了养家糊口,很多人都是将所得留下来供养儿孙读书的,若是汗阿玛让朝廷出面办了学堂,不管他们有没有钱,都可以进去读书,那将来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是要敬重汗阿玛的。”

胤禛很是认真的说道,天下文人若是都尊敬仰慕康熙,那就相当于这天下文人都是康熙的门人了,到时候也不用害怕这朝堂之上再有党派,对于康熙来说,这也是能流传千古的事情。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他们满人本来就很害怕汉人光复江山,这会儿若是让朝廷出钱办学堂,进去读书的有九成会是汉人。所谓文人造反,十年不成,但若是天下所有人都成了文人呢?

现在的老百姓多好,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只要能满足这两个条件,那当皇上的就绝对是明君,若是满足不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昏君。可是在这两条之外,你让所有的人都明理了,那满人和汉人的争斗,肯定也就掩盖不下去了。

一边自诩是中华大地的主人,是熟知孔孟道德规范的文人,一边是真实的中华大地的主人,最看不起酸腐穷儒的武夫,这两边可能会好好相处吗?

而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能驱使民众,却不能让他们知道太多,连孔子都赞成不让百姓们知道太多,他若是提出在全天下免费开学堂,不光是满人这边难以搞定吧?

但是这个事情若是成功了,那可是千古功劳,这大馅饼放到康熙面前,康熙倒是想吃,只是没有那么的大肚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撑死。但是不吃,他现在又觉得有点儿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