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后轮离地(3 / 3)

加入书签

在赛车即将刹车的时候,车子就已经微微朝着入弯的方向倾斜了一点,微动,这是在控制赛车离地后后轮的摆动方向,或者更具体点,这是控制后轮的落地点。

离地是一码事,落地更是一码事。

如果车身完全直立时重刹,等后轮离地之后车身再调整这会非常困难,后轮的落地点会在车手的未知区域。

车子的后轮,并不是在离地后就会在原处落地的,随着车手的重刹,后轮还会很不稳定,甚至衡摆。

所以车手普遍在后轮离地前就选好了落地的地方,车身靠内倾斜,后轮会向外滑动,就算不稳定,最后落地点也会在水平线外。

先不说能不能模仿,就光是刹车时做到那些事情加在一块,既要精细的控制降档和走线,还要精细的去控制刹车的力道,这些对车手的协调功能和节奏型就是很大的考验。

moto3的节奏很慢,但他们也难以做到。

这东西不是学和模仿能学过来的。

就例如motogp现在各大车队流行的车手数据互通,车队车手彼此数据都互相看过,可他们能复制出对方的圈速吗?

显然不能,同一条赛道佩科看了马丁的数据,但他在冲刺赛也绝对跑不出马丁的圈速,相反正赛马丁也会略逊佩科。

这样落地会帮助车手下倾角,类似于滑胎的方式,后轮向外,而向内落地,一般是车手尽可能避免的落脚点,因为这会影响车手下倾角。

一但后轮落在车身水平线向内的位置,车手此时需要向内侧倾倒,这样就很难下倾角。

.........................................................................................................

除了这些之外,后轮离地还有更多的门道,例如后轮离地之后,车身的姿态要如何控制,离地后如何不让它偏移,或者合理的控制偏移的幅度,这些都是问题。

后轮离地,车子就会从两轮变为独轮,转向方式也完全变了,这些他们都处理不了。

例如秦川这个重刹,在刹车时车子已经有倾角了。

五度,也就是车身只是微微朝着内侧靠了一点,稍微倾斜,肉眼可能都看不出来。

这个举动,教练课上也讲过,这就是为了应对后轮而做出的反应动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