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节 奇妙的灵魂(1 / 4)

加入书签

后来长大了,言羽就想,或许老人说的有肉吃了,不会是说自己吃自己的肉吧,正是“丁丁猫吃尾巴,自己吃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言羽越来越意识到,当最基本的生理欲求被满足,有很多更高层次的快乐,其实是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

以前吃了一顿好吃的,你会感到快乐。

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呢?---当然,那是你自己的身体。

但是当你读了一本好书,听了一支优美的乐曲,看到了一片美丽的风景甚至一个你喜欢的美好的人,你也同样会感到快乐,不光是眼睛和耳朵,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远胜于唇齿饕餮时的身体的快乐,而是一种内心的愉悦和享受。

随着岁月的磨砺逐渐成长,言羽终于意识到,其实世间万物,无论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其实都是与人类的思想和人类的天性、交融相通的,如果不广泛涉猎,而只局限于一两种事物,就难以触类旁通,不懂得欣赏其它的美好。

在言羽看来,万敏就因为只喜欢数学,不喜欢文学艺术和英语,因此损失了许多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

比如言羽小时候就是一个吃货,常常因为喜欢吃而感到无比快乐,那是一种最简单的快乐,简单而纯粹。

每当读到一些优美的诗句,同学们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幅幅美丽如画的风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么这又是什么东西在快乐呢?显然就不是身体了,只能说是你的心灵,是你的心智和灵魂感到了欢愉和快乐。

而这种精神层面的心灵的快乐,正是言羽认为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快乐。

但是这种灵魂其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不像嘴巴、眼睛、耳朵、四肢、胃、心脏、大脑那样,是人体的一个个具体的器官组织。但是,根据人有着不同于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我们可以相信它是存在的。

其实,所谓灵魂,也就是承载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罢了。人的肉身是很实际的,它要生存,为了生存便要求温饱,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而为了生存得更好,还要到社会上去奋斗,去获取名利地位,以及为繁衍后代而追求爱情和婚姻。

但人的灵魂就不那么实际了,它追求的是理想,是诸如真、善、美和信仰、思想、艺术之类的精神价值。人们把这种对理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称作精神生活。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吃睡和赚钱,完全没有精神生活,我们就会嘲笑他没有灵魂,认为他与动物没有多大区别。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而在言羽的脑中,首先出现的重点却是那些可吃的活货,想到好吃的田鸡就忍不住流口水。

甚至于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本来是十分欢快的氛围,但是言羽首先想到的,却不是后面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是一句另外常说的话,叫做“煮熟的鸭子飞了”---因为没得吃了,所以让他破有些伤感。

小时候,每每吃白米饭吃得太快,一不小心咬到舌头,那个疼啊,但是言羽立刻想到老人们常说,咬到舌头,说明有肉吃了!于是一想到这句话,对未来可以吃到肉的无比期待的心情,立刻就把被咬的疼痛掩盖过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