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无利不早起(3 / 7)

加入书签

朝廷确实是税收更多了,但穷人也过得更苦了!越是有操作空间的政策,那些在地方上有权有势的大户们就越方便操作。

征收比例既然按农产品的等级分,那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某些大权在握的人,有的是办法减轻自己身上的税负。

李林甫一听到方重勇说“三司税法”,他就面色僵硬。这自然是因为这种税法推行的效果很差,而且被不少地方官府抵制。被方重勇当面调侃,让他这位大唐右相脸上很不好看。

“大唐看起来花团锦簇,可这土里的肥力,也是一年比一年少了。

本相为圣人操持国家,也是战战兢兢。某些事情没办好,那也在所难免嘛。”

同时亦是按比例收取所编织的布匹。不再按固定数量收税了,也不再单单收谷物了。

也就是说,哪怕是同一个地方甚至同一个村子。只要土地里产出农作物的种类和品质不同,家里编织的布匹品质和材质不同,那么官府收的租调比例,也有可能完全不一样。

对于选择不同农作物耕种的家庭来说,经济压力也可能完全不一样。

至于品质等级如何定,不同种类农作物(包含水果)的税收怎么定,中枢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按各地的民情来。

或者说中枢给了标准也是白给,其中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李林甫轻描淡写的打哈哈说道,随即将刚刚煮好,已经加了盐的茶水递到方重勇面前。

“此法不可行,趁现在还没造成大乱,不如废掉,改为实行两税法。”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

“那么何为两税法呢?”

李林甫好奇问道。

这种收税方法,别说是在唐代了,哪怕到了方重勇前世那个时代,也完全没有可操作性!

不出乱子是不可能的!

李林甫的本意是好的,他想通过将固定数额变成固定比例,再把农副产品也加入税收的行列,从而调整民间不同阶层的赋税压力。

但他没想过唐代这种吏治水平,要实行如此繁杂的税法,到底现不现实。

方重勇可是对基层政务非常熟悉的官员,对于李林甫搞出来的这个“三司税法”,到底有没有减轻农民负担,他心里可是清楚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