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什么叫公平?(3 / 7)

加入书签

然而,长安城的县尉与县令,还有个说法,叫“中枢高官预备队”!

在这里当县令的,很多时候,下一步升迁就是六部司曹甚至是六部侍郎。而在这里当县尉的,下一步升迁就是监察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

把这十四个人杀了,等于是把现有政治势力的后备团给杀干净了!会极大影响今后三到五年的朝廷中枢政治格局!

方重勇出的这一招,让方有德与文官集团划清界限,打的就是一个出手快准狠!他没事研究大唐官场的各种体制和潜规则,已经研究了五年以上,在这方面,可以说方有德完全是个“弟弟”。

现在这个提议,可谓是“动静小”,不过是杀几个七品官八品官;“效果好”,把文官整体得罪得死死的,起码明面上是这样。

在场众人,包括李林甫在内,所有人都被方有德的狂妄提议惊出一身冷汗!

见过犯浑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如果真的斩了两县令十二县尉,那可以算是自开元以来最大的政治变故了!

“圣人,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林甫还没吭声,御史中丞张倚率先出列,对着李隆基行礼说道。

方有德这一招为什么狠呢?为什么让张倚这种御史台官员都按捺不住了呢?

长安县令就不说了,算是“半步六部大员”,那长安县尉为什么也不好动呢?

因为长安城的县尉,是一个很诡异的职位。不仅是职位本身很坑,还存在着“六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

用简单明了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干苦力得不到升迁的倒霉蛋,外加五个不干事又青云直上关系户,这样的关系。

不就是两个县令,十二个县尉么?

大唐鼎盛时期,一共有1607个县。哪怕是此时此刻,超过一千五百个县也是铁板钉钉没有任何疑问的。

如果把长安这样需要十二个县尉的京城,以及河南洛阳、凉州武威这样需要四个以上县尉的超级州府也算进来,那么最起码需要两千四百多个县尉才能补齐编制。

一口气杀十二个,县尉总数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好像也不太多啊。

不懂大唐政治的外人,肯定是这么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