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朝堂风云(3 / 7)

加入书签

韦青侧过头,双目眺望远处碧绿的江水,很有些感慨的说道:“开元二十一年,关中大旱,长安缺粮甚多。次年三月圣人携百官入洛阳就食。返回长安后,圣人大怒,以为颜面扫地,遂命裴耀卿整顿黄河与江淮漕运。

三年之期已到,裴相公政绩斐然,但是……”

很多话,怕就怕“但是”二字。

方重勇听郑叔清说过这事,裴耀卿虽然把黄河漕运整顿了,却又卡住了江淮漕运,导致运费暴涨。除了长安得了粮食外,两淮与江南的百姓与官吏都叫苦不迭。

当然了,对于朝廷相公们来说,李隆基满意就行,其他的不重要。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道,他已经看破了迷局,但并不打算跟郑叔清和盘托出。

“方有德,字全忠,天子潜龙时旧人。有一独子方重勇,自幼痴愚,口不能言。

吾今日观之,古人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诚不我欺。你神童之名,不但正如郑叔清所说那样,而且犹有过之。”

方重勇身后传来韦青那声线独特的嗓音。

“天使谬赞了,当不起,当不起啊。”

“我想,裴相公,应该是将江淮的米粮布匹等物,截留在黄河中游孟津等地建立常平仓,以抑平长安粮价,稳定民生了。”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说道,这种结局,用屁股去猜都能猜到。

听到这话,韦青哑然失笑道:“你已经不是一般的神童,而是国之祥瑞了。你说得不错,裴相公下令沿黄河建置河阴仓、集津仓、三门仓,征集天下租粮,由孟津溯河西上,三年时间便积存粮米七百万石,省下运费三十万缗。

并将这笔钱款充作官府的和市费用。”

方重勇起身对着韦青行了一礼说道。

“嗯,你不是一般人,所以我想跟你聊聊朝堂的事情。毕竟,当年你父,提携过我。”

韦青一脸感慨的说道,整理了一下身上一尘不染的袍子,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朝堂的事?怎讲?”

方重勇装作一脸迷惑询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