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二八大杠(2 / 3)

加入书签

首先,他以后不用花两个人的时间去乡里卖山货了,一辆自行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就能抵以前三个人两三个小时的工作量,大大节约了时间。

另外,从他家去后山这段路也可以骑车,运个柴禾笋子什么的,也比以前方便得多。

最重要的,是有个什么事儿去乡里,甚至去县里,他也可以说走就走,而不用担心班车之类的因素。

从县里骑到上山的路口,肖正平用了将近五个小时,而把车推上山,还得个把小时。

好在上坡之后还有相当长一段路可以骑车,肖正平正好可以用这段时间缓解自己的疲劳。

肖正平知道已经解释不清了,便伸出手搭在秀叶的肩膀上,拉着她继续往回走。

......

正月初八,秀叶回学校了,尽管上一次肖正平给的五十块钱她还没花完,肖正平还是再次给了她五十块。

近段时间,肖正平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回家算了算账,加上修路做工的工资,他现在只剩三百不到。

然而就是用这三百多块钱,肖正平干了一件让全队人觉得疯狂又十分羡慕的事。

因为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肖正平没能如愿以偿的得到他想象中的“迎接”。第二天,他就骑着车过了二郎桥,在队部转了一圈后,又把车骑去大伯家。

一路上,肖正平不断回应着乡亲们的问候,看着他们艳羡的目光,肖正平才觉得满足——本来嘛,在队里绝大部分人还不会骑车的时候,自己买了自行车,如果不让大家嫉妒嫉妒,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然而肖正平满心的欢喜到了大伯家,刚进院门就被大伯肖坤国一瓢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你钱多烧得慌啊,有钱你好好攒着,出这风头有啥用!”

一九八一年,自行车已经是大街小巷上的常见之物,就算是山区,乡里骑自行车的也不在少数。虽说不至于家家户户都有,但也没有六七十年代那样紧张。

樟树垭几个大队因为长时间没有通路的原因,很多人想买自行车却没法儿买——买了也没法儿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肖正平托支书给弄了张票,然后去县城买了辆二八大杠回来。

这辆自行车前前后后花了肖正平两百四十多块钱,买完回来,他兜里就只剩三十多块了。

不过肖正平一点儿也不后悔,因为这辆自行车他有“大用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