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开设培训班(3 / 4)

加入书签

次日上午,赵烨在公司内宣布成立无疆投资部门。

一名四十来岁,有着丰富的现代化管理经验的中年男子闾茂实,被任聘为无疆投资部门的主管。

赵烨投资造纸厂和油墨厂,是要把这些工厂发展起来,所以需要一个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人才。

闾茂实先是在华尔街工作了三年,之后在丰田工作了四年,然后又在美国通用电气工作了六年,跟在杰克·韦尔奇手下学习,熟悉现代化管理和金融手段,妥妥一个高级人才。若不是华人在美国公司很难得到晋升,闾茂实也不会跳槽到无疆集团。

“去调查一下国内有哪些造纸厂和油墨厂生产的产品还行,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濒临破产的!”赵烨对闾茂实吩咐道。

假设平均三万人口设置一家打印店,就要开设300多家打印店。

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也巨多,光这些一线城市,差不多就能解决2000人的安置问题。

如果在算上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乡镇,足够安排上万名学员。

工作量挺大的,不过赵烨也有办法,等学员毕业了,让他们自己去选址,比如说,公司只会给学员分配到某城市某个区,具体位置,学员自己挑。门店的生意越好,学员的提成越高,想来他们都会很重视打印店的选址问题,也就不用公司去操心了。

租下门面,简单装修一下,运来设备就能快速营业了。

“好的!”闾茂实点头应道,一张不苟言笑的脸,仿佛写着生人勿进一般。

闾茂实刚从美国那边过来,赵烨跟他也没见过几面,第一次见面时,脸上就是这副模样,现在还是这样,想来,这种人应该做事严谨认真……

眼下,当务之急是解决打印耗材的事情。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自己生产为好,由于打印店的规模太大,打印耗材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至于打印耗材主要是纸张和油墨。

赵烨的打算是直接投资一家造纸厂和一家油墨厂。

不想直接收购,而是当下的大环境不允许,但在1984年,国内已经开始了股份制的尝试。

眼下濒临破产的造纸厂和油墨厂很多,这些工厂未尝不会接受无疆公司的投资,转变成股份制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