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迷途 第一百五十九章(4 / 4)

加入书签

崔家?

……

田家?

……

甄家?对,甄家主营商贾,与我军早就暗通款曲,并无根本性厉害冲突,又有家仆上千,甄家的可能性最大不过甄家虽然有钱有人,在城防中恐怕没什么实权,大将军把希望寄托在甄家,可能吗……

胜利则生失败则死,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刘备、刘表,没有一家势力会希望看到黄巾军坐大,黄巾军地政治主张是世家门阀不可接受的,门阀之间或许还有相互妥协地可能,而黄巾军没有这样的机会想要生存就只有凭武力打出一个天下,用一场接一场的胜利打的这些门阀势力的代表不敢侧目,打出一个和平生存的空间,这是黄巾军唯一的出路,一旦失败,让门阀门觉得黄巾军软弱可欺了,那么他们就会蜂拥而至,先把黄巾军这个生死大敌给撕碎了再进行内部之间地争权夺利经过两千年后政治教育的李晓对这一点看的很清楚

然而越是把事务的本质看的透彻,就越是感觉到压力,如果李晓不是自信一旦自己掌握了政权就一定可以改变汉族今后数百年的命运,那么他就不会把这场战役的胜利看的那么重,他自觉地承担上了一份责任,所以责任越大压力就越大纵观中国历史,除了明朝宋朝从来就没有统一过,统一之战往往是自北向南直推下来,中国的权力中心的崛起通常就在北方,谁占据了黄河以北,谁就占据了统一天下的先手,因为河北有一个冀州粮仓,有两个幽、并马场,以及有能够提供足够优质兵源的人口,北方人的身体和尚武风气都强于南方如今一场决定黄河以北归属地大战就在自己手里展开中国的命运前途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见出分晓长时间的高压在王风事件的诱发下压的李晓几乎都快失态了,这个时候李晓越发不能容忍内部出现问题

“大将军我不认为两天就可以拿下邺城,城内至少还有万五精兵,精壮私兵不计其数,强行攻打我军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庞统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李晓轻轻一笑,道:“士元,不用说了,你的担心我明白,且拭目以待就是,看我大军如何攻城只是邺城之战乃为冀州战役的转折点,胜,我军就有了足够的辎重保障与袁绍大军相持,败则全军无立足之地,事关重大,所以破城之计就暂且保密”

到底是什么妙计可以令大将军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夺下邺城,庞统地好奇心膨胀起来,统帅地自信让庞统也对战争的前景看好了几分

不想还好,越想庞统就越糊涂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

或许是自己疏漏了,毕竟是初上战场,缺乏经验啊,庞统仔细地把可以导致坚城轻易击破的原因可能不可能的都一条条的在心里摆开,默默分析其实现的条件,这叫逆向思维,先判定结果,再从结果来推断前因

正面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强行砸开邺城的可能第一个就被庞统给排除了,那不可能,哪怕扬威军就是在正面摆开几百台重型投石机日夜不停的砸,没几天的功夫你也别想把邺城城墙砸塌,充其量就是砸开几个豁口,先不说袁军可以在战争间隙修补,就是不修补,只要集中兵力在豁口处,不经历一场相互拼消耗的血战就不可能破城说白了,投石机的威慑作用远远大于其实际作用,一般来说只要敌军不慌张,合理的配置兵力,投石机的威胁远逊于步兵弓弩,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个观点,自从扬威军初次使用重型投石机以来,除了开头吓破人胆,轻松取了几个城池,后来就不管什么作用了,大家都熟悉了,知道怎么应付

正面强攻损失太大,估计大将军不会干这种蠢事,那么必是智取,坚固的堡垒最易从内部打开,难道城中有人做了大将军的内应?庞统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也最合乎情理,只有有人献城,大将军才有把握在两天内夺取邺城这么简单的推断,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还绞尽脑汁了十来天,直到大将军一再点明我才醒悟,庞统不由拍拍脑袋,自己对自己嘲讽了一番

那么到底是谁暗中投靠了我军呢?城内有实力献城的豪门也就那么几家,袁家自不用提,其余如审家……?不像

辛家?可能性不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