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得胜还朝(2 / 2)

加入书签

丁晓武也觉得方才自己话说的有些重,伤了康伢子这小犟头的自尊心,当下楼主对方的肩膀,转嗔为笑道:“好了好了,别生气,丁大哥何时嫌弃过你们。你这小子少年老成古灵精怪,能留在我身边帮忙,我烧高香都等不来,岂会轰你走?”

康伢子听对方说自己对他有莫大的助力,这才安下心来,抬头看前方已是旌旗遍野锣鼓喧天,红男绿女载歌载舞,士民百姓竞相下拜,口中不停地呼喊称谢,还有不少人,挑着一坛坛的美酒,一担担的粮食腊肉,更有壮牛肥猪活羊鸡鸭之类,拥满了整个江岸。

一见之下,康伢子顿时脸上放光,双眼发直,只觉那一只只猪牛羊都化作了大碗大碗的红烧肉鱼贯着送到自己嘴边,想到美处,禁不住连连吞咽了好几口唾沫。被韩潜抛弃带来的沮丧和不快瞬间全部被抛散到了九霄云外。

丁晓武却依旧满腹心事,眉宇间带着深深的愁容。有两件事在困扰着他,一件是韩潜和浣溪夫人的突然离去,两人之前就认识,这次肯定是遇到了同时涉及自身的难事,才有如此一致的行动。虽然和那个浣溪相处时间不长,可丁晓武总感觉对方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想和自己亲近一些,可她又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妈,和自己毕竟是两代人,这关系就有些..。他无奈摇摇头,努力把这团乱麻从脑海中剔除,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檀木匣子。

这个匣子里装得就是第二件,也是最令他感到愧疚的事。那是韩晃的人头,尽管丁晓武与这叛军主将无冤无仇,但现在却不得不利用这个匣子达成自己的目的。也许这是损人利己,可身处这混乱黑暗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即便是隐居深山的竹林七贤也做不到,更遑论自己这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未完待续)

周围的欢呼声甚嚣尘上,得胜的晋军无不沉浸在兴高采烈之中,但丁晓武却只闻到江面上随风飘荡的浓浓血腥味,那股中人欲呕的难闻气味,对某些人像是兴奋剂,可对另一些人却像清醒剂。不管从哪个角度去体味,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石头城附近的江岸边,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无数顶仪仗星罗棋布,大臣贵胄们鲜衣怒马,绰骑甲士们劲装结束。大家都拥在长江岸边,欣喜若狂翘首以盼,正等待着得胜将士们的归来。

早在胜利的同时,桓温便命令行军长史写了报表,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皇帝司马衍和庾太后闻听捷报,龙颜大悦,当即派出西阳王司马羕等一干国之重臣,以最隆重的礼仪欢迎桓温的百战雄师。

终于,晋军的舰队乘风破浪,一路迤逦行来,到了石头城外的江面之上。船上的水兵将士们无不洋溢着胜利的得意笑容,唯独敌楼上倚着栏杆的丁晓武,却有些郁郁寡欢。在他的身旁,坐着同样沉默寡言的康伢子,两个难兄难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和周围的欢快热烈的气氛很不协调。

“喂,康伢子你说说看,你爷爷韩潜和那个浣溪夫人招呼也不打一声便不辞而别,究竟是何原因?”丁晓武满腹狐疑地转过头问道。

康伢子摇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他们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反正在战事结束之后,我爷爷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那位浣溪婆婆,跟她叽里咕噜讲了一大通。那个婆婆起初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但听到后来也跟着着急起来,然后两个人便借了条小船往江北去了,临行前,让我代为与你道声别。”

“那你怎么办?既然已经把话传到了,为什么还不跟过去?”

康伢子叹道:“我爷爷说了,让我以后不要再跟着他漂泊了,他说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人,将来必会好人好报,所以让我跟着你混,会有一个好的归宿。还有..我妹妹小妤他们被爷爷事先安顿在了建康城外的一座破庙中,由和他叫好的庙祝照顾着,往后,他们也全都托付于你了。”

丁晓武越听越觉头大,苦着脸道:“你爷爷倒是甩手掌柜一身轻松啊。口口声声说我是个大好人大善人,却把一大堆烫手的山芋全都扔给我,这就是被他赞为好人后所应付出的代价?”

康伢子却绷起脸,冷冷道:“如果丁大哥觉得承受不起我们这些累赘,那我和妹妹与几位兄弟也不用寄人篱下,自己浮生去好了,免得让丁大哥为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