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话 苍天之剑(一):败阵之路(3 / 4)

加入书签

利用这些战车部队,马克西米里安在阿宝瓦库正面,分成左中右三翼,如同浪潮一样,一批战车发动一轮冲击后,在损害扩大前果断撤离,而另一批紧接着跟上!

这种如同浪潮一般的波动战术…自然不可能是为了孤注一掷,用优势兵力强行突破阿宝瓦库的作战…马克西米里安的目的——就是让格雷尔成为“疲兵”!

因为正如上面所说…格雷尔没有什么能够换防的部队,而埃雷波尼亚却能在阿宝瓦库每一条战线上,都保有至少2批以上的战车部队——

结果,埃雷波尼亚在每一轮冲击后,士兵们至少能有4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而格雷尔,却往往最多也只有2个小时的可怜时间…

再加上,一个攻,随时可以撤离;一个守,必须坚持不离位置…此消彼长之下,时间一长,马克西米里安的战略的成效…出现了。

“也就是说…马克西米里安早在那个时候就明白了——只有用相当程度的人命来堆,才能扳回他在面对我的时候,至少是表面上唯一的劣势——那就是情报…”

阿宝瓦库的炮火防御的密集程度,各个位置炮台的布置方案,炮台最远有效射程的极限;KF部队的正体为何,战斗方式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针对性的防范…

在帝国军士兵的不断阵亡中,这些情报,渐渐的,一点一滴的进入了马克西米里安位于帝国弗莱尼临时前线作战指挥中心的大帐之内。

尽管还不可能掌握到己方有些真正核心的情报——但是单纯在“我们现在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一切”…恐怕马克西米里安已经全部了若指掌了。

然后,在七曜历1202年十月底——自杀作战被马克西米里安停止了…在损失了近10万纯机械化部队的代价上,停止了。

那就是约一个星期后,路卡等人现在所面临的,士兵们都已经到了极限的境况。

更糟糕的是——就算在KF们防守的方向,格雷尔也开始遇到了危险。

“巨人”——针对被如此命名的格雷尔KF部队,马克西米里安通过大量幕僚对战死的士兵们传回的支离片语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这种武器,虽然拥有强大的机动性…然而却不大可能拥有强大的装甲。

接着,马克西米里安以其皇太子的权限,强行从帝国西南边防军抽调了三个师团的装甲部队兵力,补充了在这场损耗中失去的战力…

并在之后,开始了让格雷尔变得焦头烂额的反击。

…正如一开始自杀进攻的路线一样,反击分成了哈维斯阿宝瓦库正面战场,藏金山脉,古罗尼山脉三个方向。

“叹息之墙”…这是阿宝瓦库在帝国军中的代号…为了推倒这座让帝国军人望之叹息的巨墙,马克西米里安果断采用了——打人,不打墙的战术。

也就是——利用己方绝对的人数优势,将机械化部队拆散重编成以重装甲的“盖亚”和“穿山甲”为核心的数批“战车军”,而每批军力,竟然高达1个多师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