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故人(1 / 3)

加入书签

除了陈慧纪,其余各路援军则不成气候,多则三五千人,少则甚至只有数百人,还没有到建康就被隋军击溃,加起来也有数万人之多,这些击溃的陈军大多数被俘虏,不过,许多人只是收缴兵器后关了一天就放回,甚至有些人还进入了建康城。

徐德言满脸无奈的从皇宫中返回驸马府,外面战鼓喧天,连城中的百姓也能听到,皇帝依然故我,日夜召集文人墨客写诗填词,将其中描写艳丽的句子挑出来,交给宫女演唱,徐德言身负江南才子之名,内心虽然忧心如焚,却也不得不强作欢颜,在皇帝身边陪侍。

今天徐德言写下了“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两句,本意是提醒皇帝再这样下去,陈国已经时日不多,本以为皇帝会生气,没想到还被陈叔宝大大夸赞了一番,皇帝甚至亲自动手写下了一首和诗,直接命名为《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第九十七章故人

在离陈军阵地二里处,竖起着一个高高的木台,站在木台上,整个战场的形式一目了然,除了正在参战的将领,其余隋军高官此时正簇涌着杨广对着前方指指点点,眼看着隋军节节推进陈军阵地,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

杨广看得热血沸腾,心中大感快意,他不是第一次参加战争,和突厥人,吐谷浑人都打过仗,只是突厥人,吐谷浑人都是骑兵,讲究一击不中,马上退走,隋军在与他们作战时,多半是在茫茫的草原上甚至沙漠中寻找人影,哪有这样两军对垒的痛快场面。

何况这场战事虽然全部是由贺若弼指挥,只是他究竟是行军元帅,一旦击败了陈军,史书在记载灭陈之功时,必定会有他晋王浓浓的一笔。见隋军占了上风,杨广忍不住道:“贺若总管,敌人的阵地已经被突破了,何不马上发起更大的攻击?”

贺若弼双手搭在双眼前,正在仔细的观察战场形式,闻言忙道:“回晋王殿下,陈军还没乱,再等等看。”

老实说,对于杜彦、薛道衡、王韶等人给他的支援,贺若弼只有高兴,只是晋王也来到北门,贺若弼则多少有点担心,万一晋王年轻气盛,执意要亲自指挥,贺若弼生怕到时让到手的肥肉给飞了。

不过,好在晋王并没有给他过多的干涉,就是有想法也会先征求他的意见,只要他反对,晋王多半不会坚持,这让贺若弼对晋王大起好感。

杨广果然只是随口一提而已,见贺若弼反对,顿时不再言语,远处的隋军在冲破第一道防线之后,仿佛受到极大的阻碍,战局又陷入僵持之中。

在建康北面交战激烈时,南面新林的数万隋军也没有闲着,不过,他们更多的应对陈军的援军,城中的陈军也有自知之明,龟缩在城中不动,除了北面的八万陈军外,城中只有二万真正的精锐军队,这二万人要防守三面城墙,自然没有胆子出城与隋军交战。

得知建康城被围,各路陈军都想法救援,荆州刺史陈慧纪亲率三万将士,楼船千余艘,沿江顺流而下,想要救援建康,却被秦王杨俊所阻,并趁陈慧纪抽调入马之际,将江中三条铁链破坏,杨素,杨俊两人得以合兵,隋军顿时声势大振,陈慧纪也只能勉强自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