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历史遗憾 不必重演(3 / 8)

加入书签

也只有诸葛亮高屋建瓴,想出了该如何主动破解这次危局。

这便是他们与诸葛亮的差距。

在场的大臣或许一开始囿于个人的见识高低,没有诸葛亮的这番战略思想。

但在诸葛亮为他们分析时势后,他们也都不是尸位素餐之人,渐渐地明白了诸葛亮的用心。

在对着刘禅及众大臣说出内心的看法后,诸葛亮便又接着对着刘禅一拜诚恳请求道:

“逆魏之所以尚在备战,乃是逆魏忌惮左将军的威名。

可若左将军一旦离开梁州,那么逆魏绝对会立即发起对梁州的进攻。

南中虽兵力不多却地势险要,非一朝一夕能平定的,故而左将军万万不可离开梁州。

而逆魏等的便是与南中叛军南北呼应之时,届时我军将会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为了不让逆魏得逞,我军当先下手为强。

左将军在梁州一日,逆魏便不会贸然对梁州发动进攻。

“臣非鲁莽之人,臣意欲亲自南征,心中自有把握,还望太子能相信臣。”

当诸葛亮的诚恳请求落入刘禅耳中后,哪怕刘禅心中有再不愿,但想到刘备叮嘱的他,在一番不舍与担忧之下,还是同意了诸葛亮的请求。

“既然如此,那南中之事,就全权委托丞相了。”

听到刘禅的这句话后,诸葛亮的脸上浮现喜色。

而我军可趁逆魏尚在调集大军期间,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先平定南中,如此才是我军唯一破局之法。”

诸葛亮对着刘禅,苦口婆心的说出了他的战略。

诸葛亮的这番战略,也不仅仅是对刘禅所说的。

当殿内的众多大臣听完诸葛亮的话后,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沉思之色。

他们方才只考虑到该如何防守,该如何拆东墙补西墙,才能让大汉被动地度过这次危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