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教育和河堤(3 / 3)

加入书签

因此除了加固黄河河堤之外,其他地区赵括不做时间要求,只要五年之内能够完成就行了。

至于黄河泛滥的事情,虽然有句话叫堵不如疏,但是赵括还真没有疏通河水河道的打算……这就不是人干的活,普通人下去一个浪就没了……相对来说,还是修筑堤坝更加容易。

而且只要够宽够高够长,理论上来说,还是能够挡住洪水的。

实在不行,淹魏国?

于是齐国就在离河二十五里的地方修筑了一条长堤坝,自此‘河水东抵齐堤,而西迄赵魏。’水都泛滥到赵国和魏国境内了。

赵国和魏国怎么可能乐意,于是也在距离河水二十五里的地方修筑了一条长堤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中,三国不用再为河水泛滥发愁。

河水上涨之后,一般抵达堤岸就会退去,留下的河泥非常肥沃,不少百姓到上面开荒耕田,时间长没有水害,就开始建造住房,聚集成村落。

大水来临之后,村庄被淹没,大家就在离城郭稍远的地方重新修筑堤坝,刚好能够挡住洪水,于是乎,原本距离河水二十五里的堤坝开始一点点朝河水方向移动……

现在堤坝离河水近的只有一里多,远的也不过数里……

然而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虽然战国时期水土流失不严重,河水远比后来清澈,但是黄河的含沙量也远超其他河流,时间长了,河床越来越高,两岸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总有一天等到某次发大水的时候,洪水会冲垮堤岸。

于是赵惠文王二十七年,河水决堤,大水泛滥,赵国死伤无数……

如果是以前,赵国加固自己这一方的堤坝就行了,不用去管齐国的死活,但是现在济水以西都是赵国的,无论河水往哪决堤,淹的都是赵国……

“加固河水河堤的事情由公孙龙负责,至于其他各地区的河道,由各地郡守和县令负责,这件事先不急,等各地稳定下来之后再开展。”赵括说道。

赵国即便没有水利大师,简单的加固河堤,疏通河道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变法之后一两年时间,赵国需要从混乱走向稳定,加上每个人都有众多事务要处理,很难抽调人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