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招贤令(2 / 7)

加入书签

然而赵国不一样。

赵国农业不发达,但是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国内的大商人比比皆是,卓家,郭家……

商税也是赵国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和商鞅一样重农抑商,赵国的半条命就没了。

赵国只能重农重商,一个都不能丢。

「先等一等,还有其他几种制度,大家都听一下。」赵括拍了拍手掌,打断众人的谈话。接着将唐朝的两税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讲了一遍,然后问道:「大家觉得哪个制度适合我国?」

魏齐恍然大悟,他一直觉得商鞅的税制很傻,而且极其没有人性,原来自己和商鞅还差着境界呢。

商鞅的税制从理论上来说是落后的,但是结合秦国的实际情况,商鞅的制度却是最为先进的。

秦国之所以这么强大,商鞅功不可没。

「既然商鞅的制度好,那不如我们就改成商鞅的制度,至于弊端,那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以后再想办法不就行了。」

剧辛说道,他对变法改革并不反感,以前在燕国的时候,他也是辅左过燕昭王改革的。

「都不太适合。」蔺相如皱着眉说道。

这些制度理论上都很好,但是一旦实施下来就不是一回事了,而且不符合赵国的国情。

「大王刚刚说的两税制,里面有一项是根据上田、中田、下田征收不同的赋税,赋税的额度有国家下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根据每年的产量征收,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这个。」虞信想了一下,觉得只有这个制度适合现在的赵国。

「怎么保证下面的官员不会多征或是少征?如果遇到灾年怎么办?」魏齐反问道。

「但是商鞅的制度对地少和没有地的流民以及其他从业者非常不利,不适用于我国。」虞信摇了摇头。

按照商鞅的制度,商人还有游侠等人即便是没有地,但是仍然要缴纳农税。

除此之外,商人还要缴纳商税和承担更重的劳役。

这里面很不合理,但是商鞅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所有人束缚在农田上,减少游侠商人之类不事生产者的数量,同时鼓励百姓获得更多的土地去上阵杀敌。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一片屋檐下,东方六国有很多商人和游侠,秦国的商人和游侠却很少,实在是在秦国混不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