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655节(2 / 5)

加入书签

此张非彼张,这位张公姓张名允字厚中,是孙权手下的东曹掾,地道的吴郡人,和南下来江东避难的张昭并非一家,但大家都是世家,又一个姓,那自然就会亲近起来。就像吴郡陆氏也在试探着抛出橄榄枝,问她要不要联个宗,认个亲,强强联手,抬高身价。

这位张公的宅邸修得也特别气派,乌黑的墙,朱红的门,四墙皆以青石结角,穿过一重门又有一重门,庭院里种满奇花异草,有剪了翅膀的仙鹤在里面悠然自得地散步。长廊的板子下面不知道铺了些什么东西,一步步走过去好似走在什么乐器上,叮叮当当。

“长廊以黄楩(pian 一声)木与梓木铺就,”主人家这样介绍道,“雨水坠落时,更有清响。”

诸葛亮有点惊奇地踩了两脚,“厚中公是取响屧(xie 四声)廊之典么?”

“吴人之乐罢了。”主人家很矜持地点点头,露出了一个“你很懂行”的微笑。

见程普仍然是既惊且怒,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问题所在,周瑜只能说得更明白一些。

“但程公并非江东之根本。”

这是什么话?

“江东之根本,不在宿将,不在世家,不在吴侯,”周瑜平静地说道,“在生民。”

在吴侯准备召见使者的前一个时辰,张昭将他们请出了吴侯府。

……她挠挠头,诸葛亮注意到了,于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个典故。

第一个造这东西的和第一个用这东西的,都是后世很耳熟能详的名人,吴王夫差和西施。

夫差恋爱脑发作,大兴土木造了华美清幽的馆娃宫不说,还在里面用贵重的木料铺就了一条长廊,名为响屧廊,西施走上去就叮叮当当的响,当时是传为美谈的,后世文人骚客们可能就一边批评一边美谈了。

也不知道听久了会不会觉得噪音污染。他们走这一路这条长廊就没少乱响,要是开个宴会,来一队仆役端着盘子走过去,那响声就突出一个嘈嘈切切错杂弹了。

这条路很平坦,不同于寻常土路,即使刚下过雨,被压得紧实的路面依旧能够平稳承载车马经过。

“这条路是厚中公所修,据说动用了家中几千部曲。”车夫这样介绍了一下。

“是因为这条路特别重要吗?”陆悬鱼随口问了一句。

“是因为张家人经常来往此地。”

……这句话就像是一个下马威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