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屠夫之路(2 / 6)

加入书签

不计其数的军需物资也是通过在这条路线补给平叛军队。

不过屠夫之路最后造成的最大影响不在于军事,而在于民生。

因为连接二十余座大城,且沿途设有营地和补给点,许多商人开始经由这条路线运输货物。

名为“屠夫”的道路最后却为沿线带去繁荣,这大概是它最初的规划者也不曾料想到之处。

……

想要区分很简单:辎重队用的都是双套四轮马车;而民间大车五花八门,两轮、四轮、骡车、驴车……甚至还有慢吞吞的牛车。

……

后勤被阿尔良公爵定义为“调兵遣将并使之得到补给的实践艺术”。

听起来轻飘飘的“调遣”和“补给”两个词,做起来难如登天。

为了将他的兵团从北疆调遣至塞纳斯海湾,阿尔良公爵精心规划了一条运兵路线,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屠夫之路”。

虽然诸共和国军人今天不愿承认,但实际上联盟军队的战术、编制、训练等体系都是从“屠夫”阿尔良那里学来的。

没什么可丢人的,能从敌人身上学习知识是一项可敬的本领。

例如现行的方阵战术,就是由屠夫的长枪重戟方阵改良而来:增配火枪手以弥补枪戟方阵远程火力贫弱的缺点,并保留少量精锐剑盾手反制笨拙的超长枪。

屠夫之路自帝国北境要塞磐石堡出发,沿途经过二十余座帝国重镇以确保补给,最后通过瓦恩库什山口翻越遮荫山脉,抵达塞纳斯海湾。

阿尔良公爵提前派遣工匠,沿途修筑营地、拓宽道路、架设桥梁,并按照每日行军距离设置补给站。

军靴践踏泥水的脚步声、长枪互相磕碰的撞击声、疲倦的士兵在沉默中行进……许多老人谈起这些仍然历历在目。

正常情况士兵每天可以在屠夫之路上行进22公里,强行军的每天可以行进37公里。

前后两次征讨,帝国经由屠夫之路向南方调遣的士兵超过十万名,期间没有因为补给出现任何减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