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三步成诗(2 / 3)

加入书签

“多谢大师的橄榄枝,但是我年轻气盛,心浮气躁,资历尚浅,诸事缠身,俗尘蔽目,怕是暂且无缘入得佛门。但凭有缘再会。”

语毕,我也并不如何留恋,回首步入塔中,妙光塔有七层,但只有六个平台环廊,登上第一层并没有通向外面的出口。除了第一层的楼梯是水泥砌成外,其余皆为木制,而且极为狭窄。小心翼翼地扶着不用看也知道有很多灰尘的扶手往上攀登,我心里却是暗自算着这座塔还需要过多少年代才有可能登上《世界遗产名录》。

妙光塔下面六层都是螺旋式的楼梯,一直弯腰、低头从高度为一米左右的通风口钻到外面有护拦的环廊上右转几步,才有一扇红木门,门内隐隐有微弱的火光投射出来,那是第七层才有的八角厢房。

塔顶的风很大,檐角悬挂的风铃在随风摇曳着,但没有旅游手册中描述的“环铃齐鸣,如歌如乐”那般清雅。在厢房的门外,我立定了脚跟,整个人都愣在了弥散着昏黄色火光的厢房门口。隔着厢房的镂空花雕木窗,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一道曲线流畅的女体身影投射在墙壁上!

“狐仙!!!”

“至于尾句的‘白毫净相照东方’,则是如来三十二妙相之一的‘白毫相’,如来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似玉似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众生若遇其光,可消除业障、身心安乐。这一句诗,写描写的是如来的白毫相消除众生业障的场景,如来的白毫相乃是‘妙相’,因此得了一个妙字。白毫相照东方,边上豪光放明之景,因此得‘光’。这七宝之事,檀主从何处了解?”

“《法华经》中华书局版27页倒数第三行。”我淡淡道。

“檀主竟记得如此清晰。檀主可是有过眼难忘的本事?”老僧微微惊道。

“过眼难忘说不上,但是《佛教十三经》和《华严经》我都可以背出来给你听。”

“善哉,善哉。檀主真是天纵奇才,你对佛学之了解竟深刻至此,有如此佛学常识之人必然心性过人,智慧超群,你已过了老衲的考验,可以进入塔内。”

我清喝一声,重重推开厢房木门,一步跨入其中,当我手挨着手感粗糙的门框往半敞开的厢房内探望时,我太阳穴一阵跳搐。

语毕,盲眼老僧又一次轻轻念诵“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然后腾手让出了过道,显露出妙光塔的漆黑洞口,让我进入。

我轻呵了一声,躬身合十谢过了老僧,挪步进入了塔中。

入塔时,身后突然再次传来了老僧沧桑的声音,道:

“檀主,你佛法造诣不浅,慧根颇深,当今之世,有如此佛性之少年,实所罕见。若檀主不弃,可否入我们南禅寺门下,剃度皈依?将来必能伸张我佛大义,济世度人,解救众生脱离苦海。”

我缓缓回头,淡淡一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