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见县令大人进了县衙,两位传令官忙起身参拜:“卑职令官张冲(陈寒)见过县令大人。”

“不必多礼,两位带来了朝廷的旨意?”县令大人问道。

“启禀大人,是的。知府大人收到朝廷旨意,令我等二人,昼夜兼程,前来传达旨意。”为首的传令官,名叫张冲的,恭敬的汇报县令大人。

“不知皇上有何旨意?”知府大人赶紧起身,朝北边拱了拱手,表达了一下对皇上的敬畏。

“大人,此乃知府大人命我等送来的公文,请大人过目。”张冲赶紧掏出公文,双手奉上。

传令官一路飞奔,边喊着“急报!急报”边策马朝县衙奔去,一路上引了无数人注目。

等到了县衙,师爷一边派人去后衙请县令大人,一边安顿两位传令官,这风尘仆仆的昼夜兼程,二人也累得够呛,等到交割后,才能好好休息,此时只能稍微缓个气。

此时的县令大人还在与杜举人交流教育儿孙的心得,正当二人聊得津津有味时,衙役突如其来,打断了二人。“启禀大人,府城的传令官到了,说是带来了朝廷旨意,还有府试中榜者名单,此时正在等候大人。”

听得此话,县令大人忙站了起来,准备去看看,而里正也高兴的要命!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多亏杜举人跟县令大人聊了这么长时间,要不就正好错过了。想到这儿,感激的看了杜举人一眼,发现杜举人还是很淡定,不由的对杜举人的敬畏又深了一层,连王县令也暗地里佩服杜举人的稳重。其实杜举人只是听到这届府试结果下来了,紧张过头了。

王县令清咳一声,对杜举人说:“杜兄,愿否与本官同去?”

师爷接过来,递给县令大人,王县令赶忙拆开,一目十行,迅速浏览,然后,放下了心。“杜贤弟,你也看看吧,皇上圣明,自有对策,你们可以放心了。”王县令一边将公文递给杜老爹,一边安心的说了句。

杜举人连忙双手接过,从头看了起来,看了一遍,发现除了华丽辞藻和歌功颂德以及对王县令的厚望外,重点是说了两条;一是,同意拜县县令于周边地区征加徭役,进行固堤,若是有需要,可向知府大人求助,知府大人可斟酌调集周边县城青壮,务必要保证地区安定。看到这儿,杜举人心下稍安。总算有了对策,而且,若是能尽早加固堤坝,决堤的风险也小了很多。第二点则是,知府大人不日将亲临拜县,视察水情。

“这··大人这是公事,在下既无官职在身,还是在此静候大人消息吧。”杜老爹推辞了,在这时候,还是低调些吧。

“无妨!杜贤弟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见官不跪,本就有资格,走吧,杜贤弟。”县令大人盛情相邀,县令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喜报也跟着来了,自己让杜举人一起去,正好听听消息;若是杜仲华中了,那不用多说,恭喜就行了,自己这也是卖了个好给他们父子;若是没中,正好看看杜举人的脸色,说到底,县令大人对杜老爹其实是有着隐隐的嫉妒。

“杜举人,既然县令大人这么说了,你就一起去吧。”还未等杜举人说话,一边的里正急了,这种事,他是没有资格第一时间去的,难得杜举人能去,那还不赶紧去听听,能得到第一手消息不说,还能知道的透彻,不怕县令大人隐瞒。见杜举人没有打算去,里正不由得催促。

“额,那好吧,那在下就冒犯一回,请大人见谅。”杜老爹也是心里七上八下的,不仅仅担心朝廷旨意,更好奇大郎的成绩,见王县令和里正都如此说了,便也应着了。

这边里正与儿子李大山因为没有办法去听消息,只能焦急的等着。那边县令和杜举人也疾步去见传令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