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冤家有路不相逢(2 / 3)

加入书签

凌泰本以为能弄個官做做,没想到被庞太师这么一搅,弄了個停职留薪,他气得正想破口大骂,可站在百官之中的包拯和杨延昭两人连连使眼色,他只好忍气吞声的和徐明、许志杰二人齐声說道:“臣服从圣上安排!”圣意已决,包拯和杨延昭两個一文一武的大臣都无法替许志杰三人說话。

接下来就是各位官员上报各种奏折。

站了两三個小时好不容易捱到退朝,许志杰三人一出宫门大骂那個宋仁宗和庞太师,这时包拯和杨延昭赶了上来劝阻,凌泰說道:“那個庞太师真不是個东西,总有一天要摆平他。”

包拯见周围无人便劝道:“算了算了,这也是我不好,我与那庞太师平日素有嫌隙,现今倒是连累了你们,唉!”包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杨延昭气得:“这老东西总有一天要遭报应,这不明摆着是和我们过不去吗。”若不是看在皇上护着庞太师,他早率着天波府众家将杀奔过去,一刀砍下庞太师的人头。

包拯,展昭等人齐声向许志杰三人道贺,說实在的文武双全都好的人在大宋不算少数,但双双拔尖的却是少之双少,更未听說过文武双状元集一人的,虽說大宋不禁止同时考文武双举,但同时文武都被人包下来却是极其罕见。

在听封前三日中,许志杰三人披红挂彩骑着马带着队伍游街,开封的百姓们听說今年的科举的前三名不仅是兼获文武两种功名而且还是三兄弟,路边围观人要比往年要多许多,同时还有不少达官贵人邀请许志杰三人吃饭。

三日后许志杰三人先经过礼部学习各种宫廷礼节,最后穿着朝服上朝接受封职,宫廷礼节和各种制度极多,如各种官职的服色,各种令行禁止和规矩,如有一点不遵守就以大不敬之罪,立遭杀身之祸。

上朝时,许志杰三人随着文武百官排在队伍的最后依次进入朝堂之上,百官站定后,当今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宋仁宗赵祯随着一阵鼓乐齐名,从朝堂左侧走出来到龙椅前坐下,许志杰,徐明和凌泰三人不仅看见了宋仁宗赵祯还看见了如庞太师等人。

宋仁宗赵祯年纪约有三十余岁,由于生于宫廷之中,养尊处优,气色甚好,脸上自然而然带着一股威严的皇者之气。

待百官三跪九拜山呼万岁之后,宋仁宗赵祯开口道:“众亲卿平身!”虽然說话声音不大,但由于宫殿设计巧妙,宫殿内任何一個角落都可清清楚楚的听见赵祯的声音,待百官一齐站起身来,赵祯又說道:“今本朝招贤纳士得三位文武全才,实为本朝之大幸,但联不知如何安置这三位贤士,好使他们的文武之能尽为我所用,请众卿家替联出個主意。”

这时站在百官前一名列须发斑白的老者走出队列来到大堂中央手持玉笏琉說道:“启禀圣上,本朝官职之中非文即武,若想寻個尽展文武之才职位甚难,若官职太小则使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各部少有空缺,依老臣之见,不如先将这三位留在京内再做打算,要是有一合适的官职再行安排。”这番话說地似乎有些道理,但无形之中却将许志杰三人空吊起来,手中拿不到实权只有虚名。

许志杰三人一见这個老者,原来是庞太师,庞太师素来与包拯不和,在朝廷之中形成以他两人为首的忠奷两大阵营,势成水火。

许志杰三人是包拯一方的人,如果让他们在朝廷之内立住脚等若加强了包拯一方的实力,对庞太师一众奷臣大大的不利,于是他就向皇帝进言表面上是說暂时没有合适的官职,其实是不让许志杰三人拿权,以免增加包拯的实力,至于以后只需暗中做手脚,许志杰三人将永远闲置在京城,让他们有力使不上。

赵祯一直在深宫之中,自然不知庞太师欺上瞒下的手段,他当这位三朝元老說的甚是有理,他对着许志杰三人說道:“如果他们三人只得文武一科倒也好办,不过现在也其实没有合适的职位,只好委屈三位暂时留京再作安排,俸禄按三品之职照发,不知三位卿家意下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