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震震你们(1 / 4)

加入书签

他亦惊叹道:

“这可如何是好?”

“二位先生何出此言?”

钟灵看了眼汤公子,见他也是一脸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二位先生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冒出‘这可如何是好’这句话。钟灵见汤公子也不明就里,于是便问了一句。

“钟姑娘,汤公子,这瘦金字体现在可以明确,的确是钟姑娘的独创。我朝规定,若在文字造诣方面,有独到之处的,必须上禀朝廷,经朝廷文礼司审核通过,才可告昭天下,这种字体也才能流行和学习。”

钟灵当然知道这二位先生心里打的是什么鬼主意了,刚才被酒楼里的伙计寒碜了一下,此时又被这二位老学究用带着审视的眼光怀疑地一直打量,钟灵心里早就憋着一股劲,爆发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念头。

别看钟灵沉默不语,但她其实在脑海里迅速地搜索着从前能记得的与酒楼有光有绝佳诗句。

还好以前作为大龄剩女,她旁的没有,业余的时间可是十分充足,因此各种杂书也看了不少,对其中一些优美的诗词句子还是颇有印象。

沉吟片刻,钟灵拿起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唰唰唰”地写开了。随着她笔尖自如灵动的移转,一首词出现在了纸上。词曰:

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阑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杨先生解释道。

“是啊,如果有人写出精彩绝伦的诗句,也必须上报文礼司收录,然后在三年殿试中,告昭天下才子,便于各位才子学习、研修。姑娘这首词精彩非常,理当上报啊!”

陈先生也摇晃着脑袋,说出了个中的原委。

“那不是好事吗?二位为何要说如何是好呢?”

两位老学究目不转晴地看着钟灵运笔,见她悬腕自如,笔尖灵动,写出来的字个个俊秀飘逸,顿时一阵大惊:

“太漂亮了,没想到,百闻不如一见,这瘦金体前无古人,正是姑娘独创,这,这可如何是好!”

杨先生顿时表现得惊慌失措的样子,而陈先生的表现也不比杨先生好多少。

他看到钟灵沉吟片刻,便“唰唰”地写出一副栩栩如生的描写酒楼场景的词,不由得佩服得五体投体。

以他的阅历,自然能感觉得出,这首词当今世上并无人所创,应该就是钟灵自已写出来的,而绝不是抄古人诗词的练笔之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