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金融(2 / 3)

加入书签

齐国需要不断开拓,为国内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工业制成品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他们犹太人则可以为之提供海量的金钱,从而将自己的利益捆绑到齐国的战车之上。

早在三十多年前,齐国就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发行纸币,更是加大了资金的流通速度,助推经济不断发展,使得这个国家始终保持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齐国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语言的民族融合政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他们犹太人的民族属性,削弱他们对犹太教义的皈依程度。但在维克多·沙逊看来,在这种思想意识占主导地位的齐国境内,种族的观念必然会被模糊了,而他们犹太人则可以巧妙的“融入”这个帝国的人民之中,在这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周,你的办事效率,太让我震惊了!”维克多·沙逊闻言,立时堆满了笑容,恭维地说道:“我认为,我们的合股银行在你的参与管理下,一定会发大财!”

他此次来长安开办银行,是经过几位齐国贵人推介,准备与一个经济实力雄厚,并且拥有皇室背景的商社合作,共同投资创立一家股份合资银行。为此,他已做好了利益让渡的准备,只要能与齐国主流商业资本交融,那么对他们犹太人的商业版图扩张,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家支付5%利息的荷兰公司,可以比一家支付10%利息的英格兰公司要省两倍的融资成本。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英国东印度公司初始融资金额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十分之一。

很难想象,在一百年前,荷兰人便已经建立了一个利率只有不到5%的长期资本市场,资本成本被大大降低。相比之下,当时的英格兰借贷利息最低也要10%,西班牙,呃,这个不说也罢,西班牙国王甚至以20-30%的超高利率去借钱,都不被欧洲资本所青睐——无他,国家信誉太差了,财政几度宣布破产,将无数的债主坑得欲仙欲死。

相较于曾经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王国,以及昔日纵横海洋的荷兰,齐国的地缘优势无疑是最好的。独霸汉洲大陆,四周皆为浩瀚大洋,临近的无数岛屿也都沦为齐国的领地或者被划入势力范围之内,几无任何强敌威胁。

另外一个真神教帝国——波斯萨法维帝国,两年前竟然被一群来自阿富汗山区的部落武装给打翻在地,几欲亡国。目前,他们正借助于齐国力量,共同驱逐阿富汗部落武装,试图重新恢复帝国的统治。在这种情势下,齐国必将对波斯的控制更加深入和全面,迟早会沦为齐国的附庸。

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在齐国崛起之前,荷兰才是世界经济的领袖。从某种意义上,荷兰算得上是第一个“现代经济体”,交易所、东印度股份公司和阿姆斯特丹银行构成了现代商业制度的雏形。

在齐国的债券市场,早在四十多年前,贷款利率就从12%迅速下降到6%-8%,到了目前,又下降到4%,甚至部分短期国债利率仅为3%。这一切都使得齐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绝对的融资优势。

维克多·沙逊认为,这句话并不是在刻意地吓唬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是齐国人真的可以做到。因为,他们政府所拥有的雄厚无比财力足以实现这个目标。

齐国海军曾宣称,它能同时派遣两支强大的舰队到世界上任何两处最为遥远的地方,向敌人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环顾整个印度洋地区,你可以发现,在齐国面前,几乎就没有一个能打的,都匍匐在齐国人的脚下。

尽管如此,维克多·沙逊依旧认为齐国是值得他们犹太人“投资”的。这个国家有世界上最为先进也是最为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也拥有世界上最为广阔的市场,他们还拥有印度洋地区、甚至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这所有的一切,都保证了这个帝国的未来发展上限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维克多·沙逊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有时间,我一定会请一个博学而又耐心的汉语老师。哦,亲爱的周,我这里不得不抱怨一下,你们的汉语虽然是一种非常美妙语言,但对我而言,真的很难学。”

一旦自己的种族身份得到掩盖,犹太人就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天分——在金钱和煽动智慧的基础上。犹太人在历经千年“苦难”中,已充分认识到金钱和教育是通向权力大门的唯一通道,若能持之以恒地重视二者的作用,那么他们犹太人就能在不长的时间内使自己变成了这个国家内部少数的精英种族——握有金钱和知识,未来将很大概率去掌握巨大的权力,继而充分地利用了这种权力为自己的族群利益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