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个佣兵的见闻(2 / 3)

加入书签

据说,十几年前,齐国征伐亚齐王国时,在丛林围剿亚齐反抗者,就有不少士兵被这种吹管的武器杀伤。他们会隐藏在草丛当中,或者爬在树上,趁齐国士兵经过时,出其不意地吹射毒镖。这种攻击,往往让齐国士兵防不胜防。在袭击完成后,这些反抗者会快速地逃入密林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亚齐的国王--嗯,应该准确地说是素丹-有许多大象,在数十年前,他们在与敌人作战时,就会将它们组织起来,突破敌人的阵线。不过呢,随着火器的普及,这种象兵的作用越来越弱。城市里游荡着不少大象,它们仍然是这个王国最为重要的攻击武器。

看得出来,平民非常畏惧他们的素丹,因为他非常残暴,而且耳目众多。人们对他的议论,他无所不知。对于作奸犯科,他也会严格执法。人们只要有一点小错,就会命令士兵斩断他们的手脚。作为虔诚的真神教信徒,他允许人们杀死与妻子通奸的奸夫。

如果强盗杀人,会被判坐在削尖的木桩上结束生命。哦,上帝,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惩罚。

哈维·西蒙斯上尉在亚齐留驻的几天时间里,就曾亲眼目睹了一名被判有罪的犯人坐在削尖的木桩上而且被绑住了双手,好让他不倒下去,如此悲惨的结束了生命。这个人一边痛苦地哀嚎,一边大声地咒骂素丹的残暴和他在面对齐国人时的懦弱。为了不让他羞辱素丹陛下,士兵后来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只能低低地发出呜咽声。

而再看看如今的情形,无数反映当地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庙宇、城堡、宫殿、陵墓等建筑,已然所剩不多了。虽然,这座富饶的岛屿,经历了许多战争和动乱,损毁了不少城堡和古迹,但在齐国人有意无意地纵容和破坏下,更多代表土著文化的遗迹却彻底地消失了,土著人口规模更是锐减至一百万以下。

在一座座日益繁华的城市和村镇中,取而代之的是典型的齐国建筑——高大厚实的水泥大楼,以及充满东方韵味的建筑和民居。

假以时日,随着这座岛屿上的齐国人越来越多,并伴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哈维·西蒙斯相信,所有的一切的土著文明都将彻底消失,甚至他们荷兰东印度公司于巴达维亚留下的痕迹,也会被一一抹除。

是的,齐国以其强大的国力和发达的经济,愈发表露出对自己文明的自信,并试图要将这种文明扩展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彰显他们的影响力。

对于眼皮底下的东印度群岛,齐国人毫不掩饰地表示,这片广阔的海域和遍布的岛屿,皆为他们的核心利益圈,只能有一个声音。自然,这里的文明也只能有一个,融合了数千年东方华夏文明的汉洲文明。

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和雇佣兵在服务时限到期后,一般有近三成的人都会选择加入齐国籍,转而为齐国服务,并以成为这个强大国家的一员而欢呼雀跃。

但哈维·西蒙斯上尉却并没有这么做,他在巴达维亚见证了齐国人的暴虐和霸道,也感受到他们盛气凌人的民族情绪,更是获悉齐国人对各种宗教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约束。他认为,自己应该返回欧洲,回到故乡。毕竟,那里有他熟悉的环境,也有他相同的文化,还有慰藉心灵的宗教。

亚齐是这个王国的都城,也是一个大城,人口足有六万多,但整个城市布局和建筑很差。不说远远比不上齐国人的城市,就连巴达维亚也是大为不如。城区中大多都是木造房舍,屋顶覆盖着破旧的椰片或瓦片,隔五六百米才能发现有一栋不错的房屋。

这里盛产黄金,物产丰饶,有各种水果,和其他东印度群岛一样。这里的居民肤色黝黑,穿着有点像马来人。

街道上有零星的亚齐士兵,装备的武器有大刀、圆盾、矛、火枪、标枪、吹管。吹管有一刃接在木头上,像一把东方的槊,用来吹沾毒的镖。人中了镖,如果不挖除受伤处,很快就会死。当敌人接近,就把吹管的尖头当槊用,不用来吹毒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