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1 / 4)

加入书签

只这桩事儿禁住让人匪夷所思一把,有什么样的功名需要一考便是三四年的?

却又说这三年来倒是不忘记时常让人捎回一些银两衣物,给娘俩权做生活。

陶瑟娘心思淡,也不曾往它处多想,只一心一意的抚养着膝头边的阿夭小盆友。

对着陶夭爹偶尔让人带回来的只言片语,也抽空回上一二,只夫妻间平淡的倒是同个普通友人也相差无几。

只说三四年未见,又靠着来往不甚密的书信维持夫妻间的感情,哪有不疏离的礼儿呢?

小公爷追妻纪事

天井里一树柿子高挂枝头,正值丰收。

西墙根下种的几颗牵牛倒还是郁郁葱葱,晨起才开的些许花朵现下正呈半合半闭之状。

院中央不大的六角花坛里,几株大丽菊开的倒是如火如荼,将一方沉静的小院落渲染出几分热闹。

陶瑟娘抚了抚阿夭柔软的头顶,温柔一笑:“娘的阿夭长大了,知道心疼娘亲了。阿夭放心,便是爹爹不在,娘亲也会想了法子将这缸里的莲藕挖了出来,给阿夭做一碗最喜爱吃的藕粉团子。”

“娘亲真好”小姑娘阿夭听到有好吃的,免不得将一双原就月牙似的眼睛又弯上几分。禁不住让人心生柔软,要化了一般。

墙角处的一缸残荷边上一高一矮两个人儿正细细打量。

高的那个是眉眼细致的年轻妇人,生得颇带着几分烟雨江南的婉约韵味。矮得那个却才是个将将四岁的小女娃子,倒是不诺寻常个孩子生得福娃娃一般圆头圆脑,小小女童一身素色夹衣,一张小脸瞧着也是秀气,同她娘亲一并望着这一缸子残荷,只这会正抿着薄唇有些发愁,伸出小小手掌抚一抚比她还高上一截的大缸:“娘亲同阿夭自是搬不动这缸的,若是爹爹在最好了,便不用娘亲受累伤神了。”

让唤作娘亲的便是陶氏瑟娘,原是沥城商贾大家陶可道掌上明珠,姻缘际遇五年前嫁给个身无长物的秀才,槐花胡同这一方小院里倒也过得恬淡肃静。

陶瑟娘同旁得闺阁女子略有不同,自小便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女,亲自为女儿提锦光二字为名,又取小字夭夭。

倒是不是阿夭这个父亲不济事儿,只他为考取功名早在阿夭出生前几个月便已经日夜兼城入了帝都,且一走便是三四年有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