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观沧海】(2 / 3)

加入书签

相对而言,李淳却反而从题目之中琢磨出一点味道。

——他毫不怀疑,这题目是伏波郡王授意的。

一来考官求稳,一般情况下不会出这么偏这么难的题目。

二来,这观沧海的题目,却让李淳想起了信隐君的沧海九变。

伏波郡王持三尺斩浪剑,扫平北疆,他的一生武学,与沧海二字脱不开关系,信隐君的沧海九变,也不过是他庞大武学孕育出来的一点枝桠罢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这次的郡试命题,竟是以古魏武剑谱的观沧海为题!

郡试考试的方式,是从古今剑谱类全之中选出一句两句,来作为考试的题目,考生以此为基本,引申出一套剑法,交与考官评定,过关者方可参加后续的斗剑名次考试,否则就被刷落。

古今剑谱类全,凡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一种,要想完全将其掌握当然不可能,但是名目大致来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能背得出来,意境剑路,也能够揣测一二。

但是近年考试,都以近时剑谱名为题常见。

他特地给出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李淳倒没有急着去参详剑法,而是饶有兴味地开始猜测伏波郡王的深意。

——反正时间还早,得题之后交卷创剑要在三日之后,他有的是大把时间可以挥霍。

“他是想让我看看他?”

——近代的剑谱剑路,合于格律,有一套明显的规矩可循,或五言或七言,或四句或八句,字字有来历可循,每一处变化都合于规范,以此为引申,四平八稳地做出一套剑法来,几乎是所有考生的基本功。

但现在考的剑谱,却是古风的四言!

虽然只是四字一句,但是言语古拙,更无固定的格律,变化多端,恣意汪洋,想要以此来做出一套剑法,靠得却不是练习,而是灵性了。

古剑谱极为生僻,一般人甚至篇目都未必能背得下来,就算知道全篇歌诀,也未必能解其中大意,最多一二名招罢了。

如今考试考这个,怎不叫人挠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