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党和工党(3 / 4)

加入书签

德国工党的影响力正在急剧扩大,甚至连恩斯特-路德维希大公也都是德国工党的党员。

胡楚元并没有在德国逗留多久,只是秘密的和威廉三世、兴登堡、恩斯特-路德维希大公等人会晤,并达成一些秘密的约定。

此外,他和德国首相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也举行了会晤,正如国家情报局的情报,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本人的思想也偏向于中间派的整体政策,恰恰因此,在社民党内部,他本人同时受到左右两翼激进派的攻击。

为了说服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工党重新组阁,胡楚元顺势邀请他访华。

在军事合作上,胡楚元也秘密的批准了一个新的计划,允许德国总参谋部派遣一部分德国青年军官到中国秘密进修,特别是学习机械化兵团快速作战思想和整体论思想。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公党不推行军事读才主义,而是在明煮议会制度上寻求多数党地位的执政权,维持政党政策的推行。

大公党和社会明煮党同样属于左翼中间派,但比社民党更偏中间派立场,政党本身就是国家财团和中产、小资产、中富农、中小地主、工人之间的调节器,负责两个利益团体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避免国家利益完全偏向于另一侧。

所以,大公党的党徽的中央就有一个金色的天枰,下边是象征农业的麦穗,上面是象征工业的两个铁锤,左边是象征军队的刺刀,右边是象征资本的一串贝壳。

德国工党和大公党的国家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在巴斯夫财团和德意志银行的支持下,说服兴登堡担任党魁,而库尔特-冯-施莱谢尔在背后秘密艹控。

相比社民党,工党很容易得到军队和大财团的支持。

整体战争论思想是李开邺在中国陆军总参谋部提出的理论,即在整个战争期间要充分考虑国家实力和对手实力制定合适的军事战略,在大战略上首先要确保优势地位,同时在战术上要不断实现战略任务,用最强的优势力量打击对手最为脆弱和致命的地方,在最短的时间克制、减少、消灭对手的战争能力,最终确保国家战争的胜利。

围绕这一理论,李开邺在中央军事大学建立了一整套的理论分析课程,让学生学会分析整个局势,学会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对手的劣势,同时有大量的演习课程,锻炼青年军官的指挥能力。

同时,中国在军事上还有另外一套秘密武器,那就是军队军校化,这恰恰是不能在国内建立军事学院的德国所急缺的体系。

在德国的短暂访问后,胡楚元对于德国的情况愈发有了更为清晰的体会,其实,中德两国上层阶层在政治思想上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中国成功了,而德国失败了。

胡楚元在德国的工商界悄无声息的经营了三十多年,积累了足够强大的工商业人脉,足以确保大部分的财团、资本力量对德国国家明煮工人党的支持,兴登堡和施莱谢尔、保罗-冯-福尔贝克、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奥古斯特-冯-马肯森、阿尔佛雷德-冯-提尔皮茨等著名军事将领的号召力,也足以将德军和亲军方阵营吸收过来。

从1921年正式建党,德国工党就在全国范围不断举行宣传活动,以《德国工人报》为主要舞台,每曰免费发行一百万份,宣扬德国工党的政策,还在《德国曰报》、《德意志邮报》、《法兰克福商业报》、《世界报》二十多家报纸不断刊登广告,招募志工,宣扬一种全民富裕的政策。

工党甚至许诺,一旦上台,工党就会让德国经济复苏,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并且在德国实行全面的医疗和社会保险,要让所有德国人都有工作。

不仅如此,胡楚元私人还对工党给予巨额的经济支持,让工党在德国开办了大量的研讨班,建立基层组织,还对贫困人群免费发放救济物资,号召大财团捐款,用于国家教育和基础建设。

就在胡楚元第三次访问德国的这个阶段,建党时间只有三年的德国工党已经成为德国仅次于社会明煮党的第二大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