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时立宪(3 / 4)

加入书签

可不管大家怎么说,怎么想,光绪帝载湉对此还是支持的,他的权利肯定是被限制了一些,但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首辅、次辅、外相这三位总理内阁大臣和陆军大臣、海军大臣都还是要经过他的任命才能批准。

同时,载湉随时有权更换三位总理内阁大臣,籍此控制朝政,对两位军务大臣,他无权随时更换,只是有权任命,或者拒绝任命。

暂时来说,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光绪帝载湉不能接受的地方是一次裁撤了太多宗室亲王,加上第二次的西山叛乱,总计裁撤了八个铁帽子王,等于将宗室的铁帽子王裁撤一空,郡王和贝勒裁撤的数额更大,这些人还必须被押禁回奉天府。

他心里明白,他毕竟是满人,没有了这些满人王室们的支持,他的皇帝之位也未必就稳固。

胡楚元自然是总理首辅大臣,这一点不用质疑,他也不会考虑让贤,此时确实是当仁不让的时刻。

他负责提交其他大臣的名单,由梅启照出任总理次辅内政大臣,总理外务大臣还是让肃亲王隆勤担当,只是将欧阳庚从驻美公使的职务上抽调回国,任总理外务参领大臣。

枢密院领班章京由顾家相担任,法务大臣由张之万领衔,财政大臣的位置还是归阎敬铭,其余的位置都有合适的安排。

设定参议院,由各省总督、巡抚推荐一人进入参议院,在京师共商朝政,确保新政实施过程中充分考量地方利益。翁同龢的位置就被安排在参议院总领参政大臣的席位上,负责和各省参议员协调商谈,同时兼任内务府礼政大臣,继续担当翰林院士。

总的来说,胡楚元主导的这次宪政改革只有两个大变化,第一,满人的力量基本被革除出局,没有满汉尚书、大臣之分,主要的位置都是汉臣;第二,彻底取消满人奉养制度,取消八旗营编制,只在十年内继续发放每年六十清圆的生活补助,重新督练新军负责保卫紫禁城,九门提督的位置也被孙元亨占据。

总之,这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

不仅与此,胡楚元还一股脑的将所有罪责都压在慈禧和那些满人宗室身上,一口气建议裁撤铁帽子王六位,裁撤郡王、贝勒七十余人。

随着胡楚元控制住整个京师,大部分满人权贵都被湖广营驱逐到西山一带扣押,整个局势就到了不得不如此大变的地步。

在胡楚元提出新的临时宪法和内阁名单后,光绪帝载湉于1896年5月14曰,正式颁布诏令,实施君主立宪新政改革。

由于这一次的改革比所有人预想中的规模都要大,特别是对满人的压制过于严苛,很快,西山一带的满人又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造成两军厮杀。

各地总督巡抚们不免也都有些担忧,这么个该法,大清还是大清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