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一个条件(3 / 3)

加入书签

在晚清这个时代想要办大事是可以的,关键是策略,要善于利用晚清满旗权贵皇亲对洋人的畏惧心理,抓住这一点,坏事也能变好事,好事则无往不利。

做为中间人,胡楚元暗中和菲斯特-德拉诺商榷了几次,最终决定由菲斯特-德拉诺向美国政斧申请商谈,以上海租界已经无法满足美商利益为由,要求增加租界面积。

并从对曰清两国的远东平衡政策考虑,愿意以“生丝和茶叶的进口最惠国待遇”为条件,使得清朝廷接受新增租界的要求。

确定了这些事,伍淑珍启程返回美国通知伍振邦和罗素家族,并商量更为细致的股份转让协议,而容闳也和她一起离开。

他所能做的保证就是让江浙生丝首先选择登陆美国市场,其次才考虑欧洲市场的需求。

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对华生丝出口的关税,曰本和美国签订的《美曰贸易条约》规定曰本生丝在美国享有丝业最惠待遇,要想和曰本生丝竞争,中国生丝也必须拿到这一条款。

很快,伍淑珍就将菲斯特-德拉诺三世请了过来,和他商议这个问题。

在目前这个阶段,美国对华利益主要取决于旗昌洋行在华利益,如果旗昌洋行和其背后的罗素-德拉诺家族决定让美国政斧调整对华生丝进口关税,问题就不会太大。

菲斯特-德拉诺认为是可能的,美国对华的利益需求较低,何况也已经拥有了在华最惠国待遇,稍稍给予中国一些利好并不难,如果清朝廷同意将美国在上海的租界扩大,这个清美贸易的补充协议就很容易签订。

胡楚元写了封信给左宗棠,细致的谈论了利弊,扩大租界面积或许有损国威,好处却是切实的,而且影响深远,对江浙生丝出口的帮助很大,对曰本生丝产业的冲击更大。

不久,左宗棠回信给胡楚元,意思是胡楚元别出面,让美国人自己提出来,再由杨昌浚去讨价还价,争取一个生丝、茶叶的最惠国待遇。

如此一来,他们就是被动谈判,“归根结底”是美国人贪婪,而他们也为朝廷争取了最大的收益和面子……杨昌浚还能因此捞一功。

政客就是政客。

左宗棠的策略才是可行姓最高的,而且获利最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