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回 铜柱关与铁柱关(1 / 1)

加入书签

冲锋不得不停下来,清点死伤人数,死三十余人,伤数百人。参将杨显不幸遇难。

平叛军为死去的烈士举行了简单的葬礼。指挥员们根据情况作出决定,暂时放弃强攻,另谋良策。经过商量,指挥员们认为要在大白天强攻,要拿下两座关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有人提出在晚上行动。但是在夜晚行动仍然存在问题,万一关上守军发现了动静,放下巨石和滚木,我方兵士的危险性更大,巨石滚木不长眼,我方士兵也看不清,瞎子对瞎子硬碰,但是士兵的身体是骨肉的,怎么碰得过在急速向下滚的巨石和滚木?秦都督从这个提议得到启发,同意在夜晚行动,但是也不是强攻,夜晚搞强攻仍然不行。根据冲锋在前面的战士们反映,从关口正面没有明显的道路,也根本看不到关门。秦都督提出在夜晚派出一支人马,悄悄摸到关墙基部,弄清楚关门的准确位置,为什么从下面看不到关门呢?是不是关门已经被临时堵死?如果关门被堵死,我们这样强攻也没有太多意义。所以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关门的准确位置,如果被临时堵死,我们得用大炮把关门打开,然后发动攻势。秦都督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赞同,于是刘旅长命令昊大年的前军侦察队做好夜晚行动的准备。前军侦察队由原来的南山大队改编而来,素以善于夜战著称,队伍中各个被称为“夜猫子”,在平息梁永叛乱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夜郎城投诚过来的王继先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在铁柱关下面的岩壁上有一条暗道通向囤上。但是这条暗道在什么位置,王继先无法确定。因为那条暗道是杨应龙苦心经营的一条秘密通道,不到万不得已,那条暗道不启用。王继先说,如果找到那条暗道,可以出其不意地打入囤上。于是刘旅长把寻找暗道的任务交给了娘子军。

要知道怎么样攻进铜柱关,且看下一回

第194回铜柱关与铁柱关

上一回说到,平叛军刘铤部目前面临的作战任务是,沿着白沙河谷而上,对杨朝栋部残余势力做穷追猛打,配合其他各路平叛军尽快攻占白沙河谷的海崖关、铜柱关与铁柱关、飞虎关,进而攻占囤上的龙凤、飞龙、朝天等关隘,最后攻占杨应龙的老巢海龙屯。()

海龙屯建筑在龙崖山东部的山峰顶端,它是一座独立的山峰,正面山脚有白沙河环绕,形成天然的护城河。正面和左右两侧都是如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峭壁,虽然不能够说飞鸟也飞不上去,但是野兽是肯定无法行走的,只有后山有一条崎岖小路可以攀登。平叛军指战员都知道,一场硬仗摆在面前。

海崖关是由白沙河谷到海龙屯的第一道关口。由于海崖关建筑在白沙河谷底,无险可守,军事意义不大,平常只是作为一个进入海龙屯的大门,所以建筑比较简单,只有丈四五尺高的土墙,关门是一道顶端是拱形的木板大门。当海崖关出现在平叛军面前,刘旅长让队伍停下,派数名前哨兵前去打探,回报说,关门关着,看不到有人把守。于是刘旅长命令前锋部队向关门发起进攻。说起来,这种进攻比演戏还轻松,因为根本就没有对象,战士们一阵吆喝就冲到了关门前面,但是关门被堵死了,许多战士一齐用肩膀用力推也推不开。这时候刘旅长赶到,问:“为什么不进关?”大家说关门被堵着,推不开。刘旅长问:“真的推不开?”战士们一齐大声说:“报告刘旅长,关门真的推不开。”刘旅长笑笑说:“大家看我老刘的。”刘旅长说罢,把那一百二十斤大刀高高举起,取一个用尽全力的姿势将大刀从半空劈下,随着一声震荡山谷的“开!”,三四寸厚的板门分作两块。刘旅长再把大刀横着用力,“哗啦”一声,关门大开,战士们一齐涌入关内。()原来关内空无一人。一个战士抓了一个俘虏带到刘旅长面前,刘旅长说:“不要怕,我刘大刀不杀俘虏,但是你要回答我的问题:你们大部队都哪里去了?”俘虏口中咿咿呀呀,用一双手做着动作,大概的意思是在上面,再上面。刘旅长笑了,原来抓了一个哑巴。

平叛军从海崖关后门走出,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小路向上爬。现在的目标是铜柱关。根据在养马城俘获的俘虏交代,海龙屯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山后有一条狭窄而陡峭的小路可以攀援,依山而建的十多座险关都是用巨石垒砌,建于悬崖之上,并有城墙、瞭望台、石壕、箭楼等配套设施。而现在秦都督和刘旅长率领的部队就是海龙屯后山的小路上。

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俘虏的交代,秦都督和刘旅长已经掌握了关于海龙屯各关隘的基本情况。在白沙河谷,自下而上有海崖、铜柱、铁柱、飞虎、海岩、海门诸关,在囤上有龙凤、飞龙、朝天等关,囤后有后关、西关和万安关三关。海崖关是一道总关口,位于海龙屯正面山脚的白沙河谷平地。由于海龙屯从海崖关后门走出,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绕到海龙屯后山,在半山腰有一道雄伟的关隘,那就是铜柱关。在铜柱关的右边数百部远的地方有铁柱关,两道关构成互相呼应的防御体系。铜铁二关是均设在海龙囤第一重城墙上,是海龙囤的前卫,此二关均为巨石砌成的坚固城墙,两城门相对应,扼住上山之道。两关下临溪谷,并有外城互助,易守难攻。

现在铜柱关和铁柱关两座险关已经出现在大家面前,抬头往上看,一堵三四丈高的岩壁横挡在笔陡的山崖上,把两座险关连接起来。秦良玉都督、刘铤旅长、火营长、总兵马孔英、总兵曹希彬、参将王梦吉、建武游击杨敏政、房游击、参将杨显、守备陈云龙、阮士奇、白明逵、指挥杨续芝、操兵王加重、指挥杨继祖、千把总李朝栋、何奋武、游汝壁、周大贤、千百户岳凤鸣、童子军营长陆炳、张丹枫、象升公、娘子军营营长唐七姐和僧兵大队长广记等数十位平叛军指挥员都来到前面察看地形。

从地形上看,别说是上面有叛军重兵把守,就是没有兵士把守,要越过这一堵三四丈高的岩壁,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指挥员们思忖,既然是一条上囤的通道,就一定能够爬上去。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况我们还是两条腿的人,是久经锻炼的军人,在军人面前没有过不去的坎。于是指挥员们纷纷要求充当先锋往关口冲杀上去。也许是“初生之犊”,童子军三个营长和僧兵大队长广记以及娘子军营营长唐七姐的要求更为强烈。秦都督和刘旅长坚决不同意童子军和娘子军参加这样的战斗,因为童子军和娘子军都还是孩子和姑娘,既要让他们发挥特殊作用,又要爱护他们的生命。于是刘旅长命令童子军指挥员带着童子军退到队伍后面,等战斗进入一定阶段再投入战斗。

刘旅长命令参将杨显、守备陈云龙二位将军各带本部人马打前锋,总兵曹希彬、参将王梦吉各带本部人马跟进。

刘旅长一声令下,参将杨显带领数千人马开始往铜柱关上冲锋,守备陈云龙带着本部人马向铁柱关上冲锋,喊杀声震动了山谷。当战士们冲到离关墙数十步的地方,只听关上一声号炮响,紧接着,一块块巨石夹杂着合抱的滚木从高高的石墙上滚下,巨大石块和滚木发出巨大的声响。平叛军战士们来不及躲避,已经有不少人被巨石和滚木砸倒,一时间,士兵的哀嚎声混合着滚木巨石的滚动声震撼着死人谷,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回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