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惠剑斩中山(1)(1 / 5)

加入书签

在石家庄地区及其以南一带,自殷商以来就是华夏族经营农业的地方,当时已经有了相当的在平原浅山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经验。

对此,中山人来到之后便兼收并包,并且注意学习、吸收中原地区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更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国早在还是“酋长”统治的时期已经认识到“赋敛平则庶民附”,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而调动其积极性。

同时,中山国还注重发展交通,陆路大道可以南接邯郸,北通燕涿,东到齐国国都临淄,西北可到代国。境内河流众多,水运可通齐国。

商贸发达,粮食贸易规模可观。中山人“仰机利而食”,商业活动已相当普遍。

燕赵之间有国,曰中山国,前身为北方狄族鲜虞部落,姬姓。

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

后被魏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从此一蹶不振,后为赵国彻底击溃。

钟离春此时来到的中山国的时候,这里虽然早就没有了传说中的强悍,但是,钟离春却不敢小觑,毕竟这个号称战国第八雄的弹丸小国,几十年前在齐国的扶持下,重新复国之后,它蕴藏的能量绝不是你在表面上能一目了然的。

况且,中山国前身,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等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

交通和商贸带来活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此外,制陶业、木制业、丝麻业等均为中山国的重要经济部门,手工业以“多美物”著称,酿酒业已有相当发展。铜器冶铸和铁器冶铸工艺进步,技术水平很高。

离中山国都越来越近,钟离春一直在回忆这个曾经号称“第八雄”的地方,或许是巧合,钟离春自在齐国开始治理无盐县的时候,正是用的这些方法提高生产力,只是,因为见识的原因,比历史上的中山国要先进很多罢了。

中山国由于几十年前靠齐国复国,所以对齐国有一定的依赖,那么这个后世历史上记载的“异族”究竟是什么样的?

最初实力薄弱,受到邢国的抗击,史籍中多次记载邢国打败戎狄的记载,有效的捍卫了西周的疆域和中原诸国,春秋初期,邢国衰弱。

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足见其强悍,直到后来,姜小白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这段历史,是钟离春前世比较喜欢找一些人们不注意的所谓“知识”拿来和女人“交流”用的,所以一直有很深的印象。现在到了这个时代,自己成了女人,而且还是有了一定权势的女人,在这里自己要干点什么?

中山国所占的地利,虽不比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野”,但倚太行之屏障,扼冀晋之咽喉,凭滹沱河之天堑,战,守,迁之便利优于赵国之邯郸而不亚于燕国之幽蓟。

而且,石家庄和保定一带兼有太行山川和华北平原之利,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