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内武库(1 / 2)

加入书签

那这明武宫是做什么的呢?

据皇宫内史记载,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草莽出身,凭着一手大洪拳从元末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后定鼎江山。文人虽然蔑视武夫,但他雄才大略,深知真正的江湖高手的可怕。他不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如自己一般能够练就一身惊人武艺,也知道江湖游侠们都有着藐视王权、不安理法的心思,所以便在登临九五之后不久,暗中派出高手拿着他的旨意收集天下各门各派的神功绝艺。

说是收集,但实际上是半偷半抢半逼迫。给的就拿,不给就杀。执行的过程中有多少腥风血雨也就不需多说,总之最后收集来的秘籍便存放于这座明武宫中。

明武宫中的秘籍不计其数,有资格去翻看修炼的只有一种人,那便是太监。

虽然朱元璋厌恶太监,但他只是厌恶太监干政,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太监的权势完全依靠着皇帝的宠信,离了皇帝的庇护,他们便是蝼蚁草芥一般,以家奴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忠心也是合格的,再加上后宫为妃嫔居所,让男人进来多有不便,还是让太监们习武充当护卫最为合适。所以他当时立下的规矩是,宫中二十四监的掌印太监每月初一可以入明武宫选择功法习练,另又在宫中上下选高手一百零八人归入御马监专司明武宫守卫之责,唯一的优待便是可以随时入明武宫中选择秘籍修习。

昔年天下第一神偷欧阳德的绰号叫做贼魔,他绰号中的这个魔字源于他似是而非的白莲魔教的出身,而他儿子欧阳天青小贼魔的魔字却不同,是因为他邪魔外道的行径。

欧阳天青自从欧阳德死后正式走入江湖风雨,凭着一身盗门的本领一不偷金、二不偷宝,却专偷江湖上各大门派的武功秘籍。说是偷也不准确,一般是把秘籍偷出来看上几天然后再给放回去。一开始还无人知觉,只是后来在少林藏经阁的时候被发现了。少林戒律不能杀生,所以便准备将欧阳天青的武功废去便罢,谁想只一个不小心被他瞅准了机会竟然逃了出来。

欧阳天青少林被擒算是丢了脸面,可被擒之后又能从少林寺中毫发无伤的逃出来,这可是成名立腕儿长脸面的事。于是欧阳天青名动天下的同时,也被天下各大门派列为通缉。欧阳天青呢?依然还是我行我素,但这回却学的乖巧了些,少林武当峨眉却不偷了。

话说回来。

锦衣卫指挥使万通派出来在京城七门盯梢的都是锦衣卫在江湖上搜罗来的高手,一个个眼睛狠辣,城西广安门这两个画糖人的和算卦的也是一样,欧阳天青只一露面他们便认了出来。认出来之后两人就犯了嘀咕。

但武功这个东西不像其他的学问,半路出家总是不如自小打下根基。所以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他建立了内书堂的同时又立下了一条规矩:凡是能完成内书堂学业的小宦官每月也可以随二十四监的掌印太监一同入明武宫中习武。再到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他允许了各司掌印太监将武功传授给亲近之人,这也是为什么皇宫中的太监们最重父子名分,一声“干爹”叫出口可不止是拜码头,也是要传承衣钵的师徒之名。

京城之中除了几个江湖上不入流的武馆以外也没有什么厉害的门派啊,这欧阳天青来京城做什么?

想不明白,倒也无所谓。

把这消息往上边儿报一声做个记录就是了,相信上边儿也不会太在意。京中每日进出的江湖人不知凡己,也都如此处理的,若是事事都要找万通禀报,那万通每天也不用干别的了。

这两人想的倒也没错,但他们却想错了方向。京城确实没有什么名门大派,但却不带表没有武功秘籍。

皇宫之中有一座三层的宫殿,名为明武宫,位置离御马监较近。明武宫左右单有一百零八个高手专司守卫,必要时一道手令更可招御马监禁军入宫,可以说宫中十成的守卫力量有三成都护着此处,少林寺的藏经阁号称守卫森严,比这里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