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迷途 第二百二十章(3 / 3)

加入书签

第三道命令,命令早已从塞外隐蔽南下幽州右北平的赵云独立团、第一骑兵师张辽重骑团火进入渤海,割裂渤海叛乱各县的联系,把叛乱的影响控制在当地,配合独立团练兵平叛

第四道就不是命令了,而是奏本,举荐高城县令诸葛谨暂代渤海郡太守之职,统掌全郡大小事务,配合军队平叛

军事上的事,做为军事委员会最高统帅,扬威军内部的事务李晓自己就可以做主,但政务上的安排做为内阁总理李晓可以提议,但决定还需要经过内阁讨论和张燕同意,然后张燕用印才算是正式命令虽然是一个过场,但也要把程序走完,这是黄巾军政权正规化建设的一个开端,李晓不可能为了贪恋权力而自己毁掉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次序

前三道命令很快发走,奏本则提交内阁内阁成员本有三人,李晓、余毒、杨凤,但杨凤领军坐镇幽州,所以内阁现在就李晓、余毒两个人,余毒对内政正处在学习阶段,基本上十窍只通了九窍,所以李晓的奏本在余毒这里只是转道手,加上对李晓的信任,没有不同意的内阁通过之后然后上交燕王,张燕盖上大印,便是正式的旨意,由飞驿火发往南皮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有人好奇,问陆逊接了什么命令,陆逊以军事机密为由堵住了众人的嘴巴

其实陆逊是在撤退时接到郝昭的命令,命他挑选人手化妆潜伏在城中,查明有哪些豪强没有参与以百姓为人质的举动,然后上门劝降,以保留生命、浮财为条件这种事有很大地冒险性,上门劝降的人很有可能被不愿投降的豪强杀掉,愿意接受命令的人都可称得上英雄,所以郝昭才会令陆逊记下名字,不管成功与否,都记大功但是军事行动到底还是要保密的,有的计划可以先向下边透露,有的却不能,特别是这种事关成败的细节,其机密是绝对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地,郝昭不会把这些都完完全全的公之与众

果然,三日后便陆续有豪强遣人出城联络扬威军,愿意献城反正之所以不出郝昭、诸葛谨所料有人愿意投降,强抓百姓为人质失了人心是一方面,很多人对董昭的歹毒感到寒心,重要的是独立团在攻城时表现出的强大的战斗力,在明确地时间,明确的地点,发起毫无掩饰的进攻,就这样三万多守军都被打的一败涂地,半天都没顶住,那谁还有信心守住南皮?守不能守,逃无处逃,那不投降还干什么?在中国,历来就不缺乏识事务、知进退的聪明人,外族入侵都能“忍辱负重”当汉奸,别说内战中把墙头草精髓学个十足了

从高城的俘虏中郝昭就得知了这次叛乱有兖州方面的人在组织策划,这次攻城失败是因为兖州人歹毒的下令拿老百姓做人质,切齿痛恨之余特意命令投诚豪强戴罪立功,务必配合扬威军活捉董昭,死的董昭没有说服力,活的董昭才能使河北在政治上对兖州可进可退,完全占据主动

在与投诚豪强商议妥当之后,五日后地深夜,南皮西、北两处城门被打开,扬威军潮水般涌入南皮,按计划分头扑向目标由于城内守军来不及反应,所以没有再度出现把老百姓当人质推向战场地场面,战事顺利之极,反叛豪强大部份被堵在了家里,韩离、董昭被反正的豪强联合用计诓住,当场生擒活捉,连自杀地机会都没有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

*******************************

河北邺城,黄巾军大本营

南皮顺利平复的急报递在了大将军李晓的案头,李晓浏览之后当即提笔发出命令,密令独立团封锁董昭被生擒的消息,同时派人把董昭押到邺城现在不是与兖州翻脸的时候,但却是日后开战的借口,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河北好歹还是兖州朝廷的臣子,没一个合理的借口,说翻脸就翻脸,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首先在道义上就处于劣势

对渤海以及其他郡县的叛乱李晓从来就没放在心上,事实上在豪强发起叛乱之前他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所以他才会下令王屋独立团以演习的名义急行军开赴渤海,担负平叛的主要力量之所以选择独立团,纯粹是为了锻炼部队,这支部队他放了恁许多的人才,实是给予厚望,希望这些人才能如历史上一样大放异彩,这样扬威军又将出一支王牌部队

锻炼部队、锻炼人才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平叛战斗算不上什么强烈度的战争,极适合独立团这样的部队,现在看来,独立团表现的不错,已经有了一支精锐部队的模样但五千人要平复整个渤海郡的叛乱在人手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因此李晓又颁下第二道命令,命令王屋独立团扩军,由三个营扩编为七个营,这么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窝在一个团里当连长,委实有点浪费人才,而编部队的磨合正好用叛军来试刀,让部队在战火中成长,这比任何严格的训练都快管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