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迷途 第二百一十四章(3 / 3)

加入书签

一本奏上,河北顿时人心惶惶,就在这个时候,韩家家主韩离发出紧急邀请,请河北数十家门阀豪强赴南皮共商大事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

由于黄巾军一年多前大败鲜卑,收复边塞千里草原,所以马匹对河北而言已不是什么紧俏物资,反倒是车辆在短时间内没法搞到太多,不预先下订单没有哪家作坊会囤积车辆在仓库里独立团没有时间去搜集车辆,只在当天套了八十余辆车,加上原有地辎重车,共两百多辆,装满了物资第二天就全军开拔北上

冀州渤海郡,南皮

连续十余天一辆又一辆马车不断的从外地赶来进入城外的韩家坞堡

韩家是南皮的世家门阀,附近的老百姓也都是韩家昔日的佃农,直到黄巾军进驻,没收土地,才解除了雇佣关系但是上百年的威压,老百姓们对韩家仍是保持着以往的敬畏,对进入堡内地马车直若不见,都自己忙着自己的农活

渤海郡是袁阀的老巢,袁绍败亡后,渤海郡的豪强见势不可为,连忙调转船头,联络上田丰,向黄巾军投诚由于他们见机的早,又自愿献上土地,废除奴隶契约,凡事都按照政策走,而黄巾军又正好需要一批投诚的豪强来做为天下表率,以显示黄巾军地宽容,减弱以后征伐时的抵抗,所以这些门阀豪强基本上都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

虽然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附庸在土地上靠他们养活的农民,但是他们的影响仍在,他们的财富因为投降的早而没有被掠夺,数十乃至数百年撒下的关系网并不因失去土地而有丝毫减弱,分了他们名下土地的老百姓见了他们仍是必恭必敬,一如往常,甚至还有人照样向他们交纳田租,怕的就是日后政局反复,豪强们会对今日所有发生地一切进行报复

其实老百姓们不知道,门阀豪强们心里也很害怕,政治代言人倒了,武装被解除了,从以前威风八面到如今地朝不保夕任人宰割,两下相较,这落差和恐惧委实比一般的老百姓还要大没有哪个门阀豪强愿意过这样地日子,一切都是不得已,一切都是因为压在头顶上的那几十万黄巾军,在战场上输的一塌糊涂,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现在的隐忍

门阀豪强们开始时也有自己的幻想,期待或者有朝一日以田丰为首的儒家弟子重掌大权,或者黄巾军在战场上失败,中原诸侯杀过黄河,收复失地,不管哪一种情况出现,都是他们重复起的日子,没有哪一家势力会抛弃愿意支持他们的门阀,除了黄巾军黄巾军似乎压根就没想过启用儒家学术来统治天下,而偏偏门阀世家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传承者,这和一般统治者与门阀的关系可以用利害关系来衡量完全不同一个是希望能利用门阀来稳固自己的统治,一个则是希望通过剥夺豪强门阀的权益以均贫富,以老百姓来做为统治的基础,这从根本上切断了门阀豪强的发展前景,怎么谈的到一块?前者产生了矛盾还可以调和,后者的矛盾从根子上则就是不可调和的

河北目前的稳定来源于黄巾军的强大,没有军事力量做为支撑后盾,门阀豪强们不会去拿鸡蛋碰石头,如何在乱世中生存是门阀世家们必须修习的一门课程再后来中原又爆发大战,门阀们期望中的王师北伐是没有影子,所以门阀豪强们暂时都绝了在短时间内复起的念头,开始思索田丰所宣传的政治手段,全力融入黄巾政权在战场上打不赢,那就在政治上较量,先参与,后取代,你扬威大将军太强势了,那不要紧,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只要儒家弟子全面进入朝堂,这天下权柄有朝一日终将还是要拿回来,自古就没有代代强势的君王,开国君王都不好惹,继承守业的君主就好糊弄多了,有史以来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然而就在门阀们把算盘打的啪啪响时,河北的政局突然急转直下,一帮子儒家官员也不和田丰、沮授等人商量,私下里就搞了个联名上本,和大将军对着干,这不是找死是什么?大将军一怒之下,朝廷里的儒家官员去掉一半,这还不算完,那个高城县令诸葛谨居然上本说河北许多门阀隐瞒土地数目,暗地蓄奴,要求彻查还查什么查,有几家门阀豪强没干这样的事,这一查下来还了得,那得多少人头落地?大将军杀人可从来不会手软,这诸葛谨不是把大伙儿都置在火上烤吗?亏他也是世家出身,还经常参加儒家子弟的聚会,居然背后对自己人捅了一刀,纯粹就是卖友求荣的小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