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迷途 第一百七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双方地步兵阵形大体相同,都承袭汉军军制巨盾长枪在前,如同一道浑身长刺地铜墙铁壁,铜墙铁壁之后是数排的长枪手,这是第一道防线地补充力量长枪手之后是左手轻盾、右手钢刀的近身突击兵种,他们的作用是在前面的人消耗干净时补充上去或者是在前面的长枪手打开缺口时从缺口处突破杀入敌阵,近身肉搏搅乱敌军的部署,动摇敌军的防线突击兵后,是弓弩手,为本阵提供远程压制巨盾兵、长枪兵、突击兵、弓弩兵,四个兵种基本构成了一个步兵方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步兵方阵左右相连,相同的兵种方阵并排而战,就可以构成一条完整的步兵集团防线

在这条严密的防线下,个人的武勇毫无用处,一个武功再高的人,面对一排巨盾和巨盾后如山的枪林,还有攒射而来防不胜防的劲弩弓矢,除非化身变形金刚,否则只要是**凡胎就免不了一死,野史中那种一将杀跑数千兵的故事肯定是指拿着棍棒木叉缺乏组织的农民军,要不然就是作者不懂军事在闭着眼睛胡吹罗贯中写长板坡也知道实在吹的过份,总算补充了一句曹操不允许放箭,要生擒敌将,不然别说一个赵云,一百个赵云也出不来

李晓对冷兵器时代的战术也作出不了多大的改进,战场军阵是伴随着现有武器而孕育的,你只有大刀长矛,那就只能密集列阵,而不能用疏散队形,不然对手一冲你就垮了现在的汉军军阵李晓觉得没什么不妥,至少在冷兵器时代也只能这样配置了,唯一的一点不同,就是李晓从古罗马兵种里引进了标枪投掷手,列于长枪手和突击兵之间,做为弓弩的补充力量弓弩只能进行远程压制,两军肉搏时无法提供近程火力支援,除了神射手,直射是不被允许的,易误伤自己人,而标枪的杀伤范围在五、六十步之内,则正可以对这一段距离进行火力压制

在扬威军的步兵方阵里,每一个建制方阵的标枪手厚度不过二十步,均左手持轻盾,背负十杆标枪,配有环首刀,一旦标枪甩完,既转为突击兵人数不能多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标枪投掷需要助跑就是不助跑后排的标枪手也必须冲到前排来投掷,不然就投到自己人头上了,这样战术安排时就需要注意前后排交叉换位,人太多就容易引起混乱;二是因为每一个建制方阵都有一定地厚度,一般是以最后一排的弓弩手的杀伤距离为标准,而弓弩兵的射程最少也可达二百五十步以上,所以一个标准建制的方阵厚度就不会过二百五十步不然后排弓弩手的箭矢就会落到自己人头上,因为方阵的厚度是固定地所以里面的各兵种人数安排极有讲究,要注意进攻和防御力量地均衡,一个失衡的方阵威胁性将会大大的缩小

一个军队的大方阵就是由一个个的建制小方阵组成的,这样可以保持军队的韧性,一个方阵垮了,后一个方阵顶上,不存在电影里那种厚度达几百步嘴里喊着“大风”,箭矢一射如乌云盖顶地那种场面,那不是射箭,那是射导弹,完全没有考虑弓弩的射程汉族真要是能射出那样的箭,哪还有五胡乱华,哪还有成吉思汗铁木真,哪还有元朝、清朝只需方阵一列,草原民族只有落荒而逃的份,谁与争锋,那是人力可以抗衡的吗?至于在这样的箭雨下还能一边比武一边眉目传情的,那不是人,那是仙那不叫做武侠电影,那是仙侠电影,里面出现的都是仙人、仙器观著名影片《英雄》有感

无广告小说网看着就是爽!

扬威军骑兵的动向再次出乎袁绍的意料,在击溃袁军骑兵后只留下了包括重甲骑兵在内的一万骑继续保持对袁军左翼的压力,其余两万骑呼啸而下,绕向袁军的后路

敌骑这是想干什么?帅台上脑袋跟着敌骑一起转动的袁绍有些糊涂,袁军背靠巨鹿倚城结阵,中间留出的空隙很小,没有足够容纳两万骑兵冲刺的空间,就如同袁绍也没有想过让骑兵绕到对手的背后去攻击的道理一样,敌军的背后是营寨,要进攻的话也只能斜插进去以扇面阵形展开攻击,完全违背了骑兵集中兵力以一点进行突破的原则,以正面宽大却缺乏纵深厚度的骑兵阵形去攻击步兵方阵,与自杀无异

趁机抢城?那是天方夜谭,在袁军兵力占优而正面战场还没有决出胜负的时候,就算给这两万骑兵冲进巨鹿城又有什么作用?骑兵的优势在于野外的机动性,进了城优势就丧失了,袁军只要抽出几万人马把城门一堵,两万骑兵就是瓮中之鳖

这个疑惑直到扬威军骑兵从巨鹿城下快穿过,绕到了袁军的右翼袁绍才反应过来,原来敌骑的目的是在自己的骑兵袁绍霎时间就明白了对手的策略,扬威军将骑兵集中右翼并不是想在右翼突破,而是想先全力击垮袁军的骑兵部队,占据这一兵种的绝对优势

虽然发现了对手的企图,但是袁绍却无法给右翼地骑兵部队以任何的提醒因为时间上来不及了从中军到左翼少说也有数里地,敌军是骑兵高突进,等快马通知到了,敌军也已经杀到了,现在只有看袁军骑兵指挥官的临阵应变能力

袁军右翼骑兵此刻正在全神贯注的对付面前的敌人,做梦也想不到己方大军云集的背后会杀出一支敌骑,骑兵奔跑时震天动地的蹄声被战场上三十万大军交锋地厮杀声给掩盖了身处战场的人除了喊杀声基本什么也听不到

看到密密麻麻地敌军骑兵从战场旁掠过,侧翼列阵的袁军步兵都提心吊胆的严阵以待如果说大战之前考验的指挥员的水平那么踏上战场之后,指挥员的作用就会下降,很大的程度是在考验士兵地训练水平和基层军官的指挥水平,再高明的战术,也需要底下的军官去执行,否则上面喊“冲”,下面怕死就是不动那仗也没法打袁军处于外围的步兵方阵在相互提醒之下主动做好了对骑兵冲击的防备,这个时候不能光等上面的命令,上面的命令快不过敌军地度,要充份的发扬主动性目送着骑兵耀武扬威的通过,步兵方阵一个接一个的松了口气,没打算攻击自己就好,盯上谁算是倒霉

倒霉的是陷在阵前连掉头都来不及的袁军右翼骑兵,一万五千骑几次冲锋时倒在阵前地就有两千多骑,就在指挥官连斩了几个作战不利的军官,准备全军压上有进无退孤注一掷时,后背挨了致命的猛烈一击静止且把背部露出的骑兵被高切入的骑兵突袭,其场面只有用“灾难”两个字来形容

袁绍已经顾不上他的骑兵了,他的注意力在中央主战场两军的步兵方阵已正式开始接触、碰撞,这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关键,骑兵没了就没了,了不起在侧翼多放几万人防备,在主战场自己的兵力还是具有压倒性优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