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综] 第164节(1 / 5)

加入书签

康熙说不上来心中是什么滋味,好似心脏都坠到了胃里。他本来忍痛将建宁指给周培公已经是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至少周府肯定要设在京城,建宁想回宫随时都可以。太皇太后一下就说要把建宁嫁到蒙古,那岂不是离他更远,从此相见都遥遥无期!建宁是他的半身,怎么能把她放倒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去!

康熙深呼了一口气,知道今天自己失态了,竟然与一向敬爱的皇祖母顶了嘴,但是他真的有些控制不住,再留下去不知道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康熙腾的起身,拉着建宁的手就转身出了宫门。

建宁被他大得出奇的力道拉着走,路过门槛时还踉跄了一下,随着康熙几个大步,很快就将身后的宫殿抛到了脑后。

太皇太后头一次受到康熙这样的顶撞,还有这么冲动的拂袖而去,她也有些怔忪,跌坐在椅子上不发一言,坐了好半晌。

宫里大大小小的奴才们早在建宁公主来到之前,皇上和太皇太后剑拔弩张的时候就已经把脖子缩了下去,这时见皇上负气离去更是大气也不敢出,就怕下一秒所有见证这一幕的人要人头落地。

他们见到建宁到来,停止了之前的对话。太皇太后僵硬的扯了扯嘴角,试图缓和下表情,说道:“三丫头,你来了,你是来谢恩的吧?”

看到他们的状况,似乎刚刚发生了不愉快,建宁低垂着头说道:“建宁接到皇祖母的懿旨,因太过突然有些惶恐,就第一时间赶来了。”

太皇太后解释道:“我也是为了你好,我冷眼看着,青年才俊之中再没有比乌尔衮更好的了,文韬武略样样不比别人差,又是知根知底的孩子,你嫁了他必然像你阿图姑母一样福泽绵长。”

康熙这时说道:“皇祖母!朕已经跟您说了,朕已经答应为建宁和周培公赐婚,君无戏言,您不能让孙儿失约于臣子吧!”

太皇太后也重板起脸,道:“周培公他不行!他有什么身份!只不过是一个汉人,毫无根基势力,我们皇家的金枝玉叶怎么能下嫁给他呢!”不止康熙看好建宁,因近些年来的表现可圈可点,太皇太后对建宁也是十分重视。要不然也不会费尽心思亲自给她挑选额驸了。

但是他们也不敢放着太皇太后一直那么呆坐着不管,还是苏麻拉姑端上一杯茶来,轻声劝道:“老祖宗,您喝口茶顺顺气儿,皇上也是一时钻了牛角尖,等他想清楚就会明白老祖宗的一片苦心了。”

太皇太后看了看苏麻拉姑,又看了看送到手边的那碗热茶,很想随手一拨将它打翻,但是她到底是几十年的阅历,皇上和太皇太后言语不合发生争执,这事儿可不能流传出去,更不能让奴才们看了笑话,冷冰冰道:“放着吧!”

第208章 刁蛮公主58

康熙把建宁拉出来,大步向前走, 一路上鹿皮靴子踩着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闷头走了半晌, 建宁才挣扎开:“皇帝哥哥,你打算带我到哪儿去?”

康熙沉着脸说:“老祖宗忽然下旨是因为知道了朕要是给你指婚的事, 但是朕还没有下明旨,我只跟你们两个当是人说过,老祖宗怎么会先知道, 不是你跟她说的吧?”

康熙早就知道要劝服太皇太后接受满汉婚姻需要花一些时间,之前还打算徐徐图之,万万没想到太皇太后不知从哪里得到了风声,会先下手为强。

康熙继续说道:“满汉不得通婚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但那只是因为汉人多个满人很多倍,祖先怕过多的汉妃入宫,慢慢的同化了我们满清的血脉。但是这条规矩根本就是屡禁不止,民间满汉通婚者众,就是大臣之间也是如此,老祖宗何必一味坚持不肯通融呢。周培公是没什么势力,但是给他多大的权势,还不是朕一句话的事儿!建宁和周培公将是一个打破满汉藩篱的典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汉臣为朕所用,给大清国出力。”

太皇太后说:“皇上,民间怎么样,大臣们怎么样,我管不着。建宁是我的孙女,她的婚姻可不能儿戏!我的懿旨已经发出去了,就等着他们两个年轻人来谢过恩就皆大欢喜。”

康熙仍是坚持道:“不行,建宁不能嫁到蒙古去!”

太皇太后也有些火大:“世祖以来有十二位公主格格嫁给蒙古各部的大汗,蒙古也有八九位格格入宫为妃为皇贵妃,两族是几百年的血亲,她怎么就不能嫁到蒙古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