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黄雀在后(3 / 3)

加入书签

这时西边出现三只小船,中间的那只船上赫然立有一面将旗,迎风招展,仔细观瞧,依稀可辨得是个“关”字。

鲁子敬口中念叨着:“这必是关羽了。”我想鲁公好歹也算是个久经官场之人,可如今要与关羽过招,对他来说着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在他严肃的表情下,透露出一丝难以抑制的紧张。

关羽船中只有寥寥数人,四人撑撸,一人举旗,还有两人托着那杆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关云长见除了仪仗持戟之外,再无一人持械,索性也空手上岸,那两只小船也相继靠岸,一为关平、一为周仓,候于亭下。我随鲁肃迎关羽登上望江亭。

与往常不同,从最开始,鲁肃就没有显出他亲和的一面,而是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但是一切礼数又挑不出半点破绽。我想这应该就是为了质问关羽荆州一事而埋下的伏笔吧。

可与鲁肃截然不同的是,关羽不但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反而谈笑自若,侃侃而谈,大有反客为主之势。

子敬其人谨小慎微,而且言语??拢?胛蚁嗵感砭茫?Фm蛑霾乓酪来潜鸲?ァ4?宜妥呗炒笕耍?丫?巧罡?胍埂h绱顺ぬ福?Φ梦铱诟缮嘣铮?还?八淙绱耍?氲矫魅站鸵?牍赜鸾环妫?闹性缬幸恢职崔嗖蛔〉男朔堋?p>  鲁肃在关羽果断的态度中感觉到彼必有诈,而我却在关羽果断的态度中揣测出另一样东西,那就是他对东吴彻彻底底的蔑视。他可以不假思索地接受东吴提出的任何挑战,关羽惯以凭借他的武勇以不变应万变。在我看来,这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一种单纯崇尚武力的恐怖。

我亢奋地难以入眠,只好披上外衣,推开房门,独自坐在院前冰凉的石阶之上,以舒缓激动的心情。

我仰望着瓦砾之上亘古长存的月亮,千百年来,正是这洁白如玉的月亮带给我无限的遐想和答案。如今就算我已经轮回千载,与眼前的明月相比我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它成了我心中真正的老者,是我智慧的源泉。

此时的关羽是否也无心睡眠,独立庭中,遥望皓月呢?我叹了口气,不可自拔地又想到这位可怕的敌手。我想我与关羽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我握紧拳头,出神地盯着青筋暴起的手臂。他必定和我一样,体内都流淌着崇拜暴力的血液,他那处事近乎莽撞的作风,却成了我对他钦佩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一阵寒风侵来,银枝素叶沙沙作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再次抬起头,渐有乌云缱绻游走于星月之间,刚刚还清澈得如一块白玉的明月,这会儿像是倏然蒙上了一方薄纱,月光变得昏沉黯淡。

我眼看着关羽的神情越发自在,举杯相劝绝口不提政事,而鲁肃的脸色却越发阴沉,心思已经完全不在酒宴之上。我预感一场心知肚明的论战,就要在这种怪诞的气氛下即将爆发了。。。

阴云遮月,难道这算是一种预兆么?我不禁遐想着,口中喃喃地念叨着:“云长啊,云长。。。”

翌日凌晨,睡不到两个时辰的我,便开始依计划行事,调遣兵力。五十刀斧手藏于亭后,一百弓步兵埋伏于岸边,二十艘轻舟隐匿在芦苇之中。一切布置妥当,再看鲁肃这边,此时他正负责安排临江亭上宴席,虽然明摆着是场明争暗斗,但是表面上礼节也马虎不得。

凉亭阶下羽翼式排开百名持戟兵,人人挺胸昂首,高大雄壮;围栏左右侍立十几名宫女,各个纤腰束素,千娇百媚。鲁子敬下令不得佩戴刀剑于亭,以绝关羽之疑。

直到一切准备妥当,子敬遂整齐衣冠,正襟危坐,静候关云长。我则坐在鲁肃的旁边,又命杨胜立于鲁大人的身后。就我而言,这场“鸿门宴”的谈判结果与我无关,无论荆州归还与否,都与我毫无利害关系。我唯一关注的只有鲁肃的性命和关羽的项上人头。

按说今天实在算不上什么饮宴的好日子,及至太阳初升,天气也未见晴朗,漫天的乌云沉闷得让人压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