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初遇左慈(3 / 4)

加入书签

当然想归想,做还是得按照左慈交代的做。我命杨胜守城,自己则提起双戟,背上弓,亲率一千骑兵接应黄祖回城。

出城五十里,正撞见一路狼狈逃窜的黄祖,跟在他身后的就仅有不到二三十骑了,我暗嘲他正是不重用我,才有今日之败啊。

黄祖那老头远远望见我的部队后,大呼说:“甘宁,援我!”这次的声音却出奇的沧桑恳切,与他以往高傲轻蔑的语气真有天壤之别,眼见他如此可怜,我心中有说不出的解气。

我正视着黄祖说:“太守可速回城安歇,甘某断后。”

我的部队让开一条道,给黄祖的部队通过,他倒也不勒马,反而快马加鞭,快速穿过,他这分明是羞愧难当而有意地避免和我有眼神的接触。而我的眼神则像刀子一样目送着他,心想无论如何也要在气势上羞臊一下他不可。

我心里有些泄气,但是听闻左慈说以前遇到过有印记的人,便追问一句:“先生既然说遇到过有印记的人,是不是说明我有同伴呢?”

左慈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同伴?大人说的应该是同类吧。是不是同伴不好说,但是肯定有敌人。既然大人对自己身世之谜毫无线索,就应提防点拥有此印记的人。小心被利用或陷害。”

我正回味着他的话,忽见他欲转身告辞。我急忙赶上他,说:“暮色将至,不如在此留宿。”,左慈谢绝说:“贫僧早已习惯四处漂泊,随遇而安,常以星斗为被,草木为席。”

我再挽留,乌角先生只是不肯,遂送至营外,目送这位神秘的道士飘然而去。

到了晚上,我反复想着白天和他的对话,感觉其中那句“只是从商朝开始?没有更早的记忆?”很值得推敲,左慈说他平生见过不少有印记的人,说明除了我之外的同类们,他们的记忆都不只是停留在商朝,而是更早,很显然,我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只从商朝开始记忆,而之前的生平忘得一干二净。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对商朝以前的事情一无所知,则成了现在我解不开的谜团;还有一句“是不是同伴不好说,但是肯定有敌人。”也很诡异,毕竟像拥有这样轮回能力的人世间只占极少数,按常理应该是惺惺相惜的,为何会说可能是敌人呢?再者都已经可以无限轮回了,还有什么更大的利益会驱使他们要费尽心机地去利用和陷害我呢?这第二个谜团也是我猜不透的。

黄祖这边的马蹄声刚渐消,西边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又开始隆隆作响。我料想是吴军将至,遂吩咐手下严阵以待。

我原想孙权率兵追来,中间还要渡江本没可能带更多兵马,但是从慢慢出现在远处地平线上的阵势来看,兵力将近一万左右!

辗转反侧到了深夜,觉得眼下所知的线索还是太少,想太多也是徒劳,不如尽早入睡。于是我强迫自己清空脑中凌乱的思绪,也不知道花了多久才把自己从亢奋的状态平稳下来,半梦半醒之间,还恍恍惚惚地的听见夜里巡更的刁斗声。。。

自那天之后,我便暗派王遵等人到黄祖军营,密切关注两边势态,伺机而动。

建安八年冬天,孙权再次征讨江夏,黄祖此时年岁已高,不能力战,屡战屡败,节节败退,黄祖眼见大势已去,只好乘舟逃到了夏口。

我想如果黄祖还有别的选择的话,那他肯定不会选择逃到夏口。他之前如此侮蔑我,还把我扣留在夏口,一扣就是三年,难不成还会指望我能感恩戴德?

王遵等人比黄祖的败军更早来到了我的营中,跟我报知此事。我心想要不是之前左慈的那几句箴言,这会儿就不等吴军杀黄祖,连我都要趁火打劫,收编了他的军队,再宰了这个混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