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资本输出狂潮(3 / 6)

加入书签

那些经济殖民地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公共工程自然是有建设一些的,但是大部分的,还是有利益中华民国对外战争的一些产业。

交通方面,首先要完善。再则,就是矿产开采,矿山方面的建设。

为了能让更多人从事战争活动,中华民国在这一波的资本输出中,开始在各个经济殖民地普及机械化农业。

如此一来,中华民国不断输出农用机械,自然也就消化了过剩的农机产能。二来,可以把更多的经济殖民地的农业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工人,进而压榨他们最多的利益。

人口离开土地,总会有事情做的。没事做可以找事给他们做,中华民国可以投资建设,那些傀儡政府也可以贷款进行建设。

纺织品、鞋帽这些轻工业商品,大部分都是东南亚地区生产,然后运回中华民国。

第三个区域就是中亚地区,中华民国在这一地区,控制着波斯、阿富汗、科威特、高加索联邦。

这一地区,主要就是向中华民国输出能源,这些国家大量开采石油,然后运往日本进行提炼,最后再运往中华民国。

或者是输送到高加索联邦进行提炼,再输送到西域行政区。

中华民国也有一批炼油厂,不过这个产业,大部分的产能都分包出去给经济殖民地做了,但是绝对不给产油国去做。

所谓的发展,更多时候就是投资出来的。

中华民国不缺资本,也不缺技术和人才,只要输出一下,就可以让那些经济殖民地迅速发展起来,进而打造出一个个较发达国家。

中华民国这个时候,在本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现在做的就是带动那些经济殖民地,把那些能机械化的农作物生产大量机械化,而那些还需要手工劳动的经济作物生产,自然就是继续保持原样。

如此一来那些产油国一离开中华民国就玩不转了。

另外这些国家也得到了一些轻工业。

此时中华民国在大量建设,而这些经济殖民地,同样也开始大量建设。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中华民国产能过剩,自然有了大量精力进行资本输出。

因此中华民国掀起了第二次资本输出浪潮,在各个经济殖民地大量的收购产业、建设产业。

各个经济殖民地政府,为了帮助中华民国消化产能,和拼命的建设各种工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