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去长安留学(3 / 3)

加入书签

刘老太爷听到徐阳答应,喜不自胜,连道三声‘好’字,随后徐阳便在大厅,磕头跪拜,指天为证,认了刘老太爷为义爷,刘栋良为义父。

众人刚刚拜完,就听旁边有一女声呜呜哭了起来,徐阳转头一看,正是刘梦璃,只见她梨花带雨,好生可怜的模样。

徐阳急忙上前拉住她的手道:“丫头,你哭什么呀~别哭了。”

只见刘梦璃哽咽道:“徐阳哥哥明明.....明明答应人家不走...现在却出尔反尔要走....呜呜。”说罢两行清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滴下。

徐阳一拍脑袋,哎呀,自己这大条的神经,又把这茬给忘了,他急忙哄道:“傻丫头,我又不是现在就走,再说了,我以后去长安我也会带着你去呀,我这么有钱,在长安城给你买个大宅子,让你当个富家小姐,我每天国子监放学都去找你,还不行嘛~”

徐阳刚刚想搪塞一下刘老太爷,只听老爷子又叨叨起来:“哎呀,可惜我刘家气数不佳,没有如此天资聪慧的苗子,就算是有资格,也不知道该让谁去。”

徐阳好奇问道:“是什么资格?”

旁边的刘栋良此时急忙回答道:“就是直接去‘太学’学习的资格。”

说到这太学,就要向诸位解释一下大唐的大学制度了,唐朝有一个中央大学,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国子监又分六个学部分别有:四门学,太学,国子学,这三个就跟后世的本科,硕士,博士相对应,其余三个:律学,书学,算学都是些法律,书法,算数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只有前三学学习儒家经典的被列为正统。

唐朝的贵族阶级对特权十分看重,所以很多社会制度都对名门大族有利,这招收大学生就能看出来,首先是本科的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子孙和民间优秀人才,四门学最多有1300人。而硕士的太学,只要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就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学习,人数最多有500人,至于博士的国子学,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官子弟才能直接进入学习,人数最多有300人。

几句话就把刘梦璃哄的破涕为笑,也让刘老太爷和刘栋良看的是目瞪口呆。

因为刘家老太爷现如今是从四品,位列五品之上,便可举荐一人直接进入大唐的政治中心长安城的国子监学习,刘老太爷思来想去,本家的人都不是学习的料,还不如把徐阳收为义孙,让这个奇才去参加科举,日后考上也能光耀刘家门楣。

徐阳这才明白叫自己来的缘故,说实话,他自己也十分想去大唐的政治权力中心的“世界第一城”长安城去看看,身为穿越众,死后说自己没去过长安,那多丢人呀。但是眼下自己在幽州还有很多很多事情没有处理,一时间是走不开。

徐阳试着问:“那这个举荐人有没有时间限制呢?”

刘栋良急忙答道:“没有限制,只要没有举荐过,这个举荐名额就是一直存在的。”

徐阳摸了摸下巴,这倒是极好的,正好自己也能去长安玩玩,便道:“既然这样,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但是晚辈还想再幽州处理一些事情,晚些年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