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街shopping(3 / 4)

加入书签

..............................

《新唐书·五行志》:“大顺二年(891)六月乙酉,幽州市楼灾,延及数百步。”可见其商业规模。由于商业繁荣,一些封闭的坊内也有店铺。《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题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60)“幽州蓟县界蓟北坊檀州街西店”,说明幽州城蓟北坊(今三庙街一带)内已设店铺。又载唐“幽州蓟县界市东门外西店”,表明当时二店铺已扩展到幽州市门外。显然幽州城内外都设“市”。“市”设各类店铺。

徐阳一众人到了集市,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路上全是熙熙攘攘的行人,徐阳等人下车,让一名保镖找一处空地看着自行车,其余的几人去逛集市。

集市上,各种店铺摊位不计其数,北方契丹、靺鞨、新罗、突厥、高丽人,与汉族杂居共处,共同经商,衣服也是五花八门,徐阳的T恤虽然另类,但是掺杂在这集市中就显得平平常常了。

徐阳和刘梦璃一路向前走,身后跟着四名城管服装的大汉,让附近的路人让开了一定的距离。

刘梦璃一直十分信任徐阳,今天果然徐阳哥哥见到自己穿粉衣裙时,眼睛里的目光都有些炽热,这让刘梦璃心里又是欣喜又是娇羞。

水泥路十分平稳,骑起来丝毫不费劲,城里的百姓都对徐阳修路的举动感恩戴德,因为以前很多路段都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下雨天几乎不能走路,如今水泥路一修,不论刮风下雨,门前的路始终通畅无比。

徐阳此时在欣赏沿路的风景,这大唐的建筑虽然不及后世的整齐豪华,但是看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古声古色的墙砖,墨灰的砖瓦,有些大户人家的红漆大门,门口的两只石狮,都让徐阳觉得新奇不已,他心头想用水泥建设房屋的心渐渐消失,这样的建筑,比后世那些高楼大厦更具美感一些,也更安静恬然一些,何况自己还要修体育场的话,水泥产能一定不够,最近整个幽州的石灰石已经快被自己给收购完了,可是估摸着只够建造三分之一的体育场。

“首长,俺们现在去哪。”光头大汉彪大广一身深蓝色的城管装,看起来孔武有力。

“大广,在外面不用喊我首长了,就叫我公子得了,跟我的保镖一样就行。”徐阳感觉在外面听到首长这个词还是有些别扭。

徐阳看到这集市,商品繁多,琳琅满目,不输于后世的购物街。

其实幽州的集市确实是非常的壮观,毕竟是北方的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商品丰富,行业分工很细,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椒笋行、炭行、生铁行、磨行、布行、绢行、小绢行、彩帛行、绵行、幞头行、新货行、杂货行、靴行等。经营的丝织品除幽州自产外,还有来自外地的产品。市场上还有锄、铲、犁、锤、刀、钩等各种金属工具及生活器皿。有些制品相当精致,如“碧金仙”铜镜,不仅造型美观,而且镜后已有商标,显示出当时商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高。茶叶的销售亦十分可观。幽州不产茶叶,市场上出售的茶叶都由商人从南方贩运而来。

徐阳和刘梦璃兴奋的在大街上看着,不时买这买那,一会一个白玉翡翠,一会一个石雕手链,一会买花瓶,一会买字画,很快,他俩身后的四名保镖手中就提着慢慢几大包东西了。

徐阳走到一家兜售茶叶的铺子前,外面摆了不少茶叶。

“好的,公子。”大汉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傻傻一笑。

徐阳微微一笑,道:“咱们现在去集市shopping。”

众人皆是不明所以,徐阳笑道:“梦璃,给他们解释解释~”

只见刘梦璃悠闲的蹬着自行车,嬉笑道:“shopping,烧瓶~,波斯语购买商品的意思。”

“哦~”众人恍然大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