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人口失踪,泛舟诗会(3 / 4)

加入书签

当然,在学院里表现良好的话,岁考会有加分,对于获取乡试资格亦有补益。

这些日子陈三郎并没有窝在书房中,而是天天往外面跑,主要是寻求营生的路子,虽然还不甚明朗,但也有所收获。

与此同时,他还时刻提防着红鲤鱼托梦所说的恶客袭击。

好在的是一直风平浪静,而红鲤鱼在沉寂两天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它终于再度浮现,倾听陈三郎读书,只是再没有托梦了。

这一日,何维扬兴奋地登门道:“道远学长,明天县里的谷园诗社要举行泛舟诗会,你也来参加吧。”

黄县令心烦意燥,只得吩咐叫钟捕头来,让他多带衙役人手,四下巡逻寻找,看吴赖头他们究竟到哪儿去了。不过巡逻之际,切勿声张,以免走漏风声,引得民心恐慌。

钟捕头应了,自去不提。

……

春已逝,一群鸟儿叽叽喳喳地叫唤着,叫来了夏天的气息。

进学文书已于昨日送到陈三郎手里,是南阳学院,增生身份。

夏禹王朝重文轻武,百年沉淀,遍地文人骚客,风采铺张,是以诗社文会之类的组织简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就说泾县里头,叫得上号的诗社就有十几个。其中谷园诗社算是比较有名气的一个,一向被称为泾县之首,有些影响力。

何维扬是诗社里的人。

对于这个结果,陈三郎早有心理准备,综合他在童子试的成绩表现,进入南阳学院当个增生,是意料中事。当然,他也可以不去南阳学院,就近进泾县县学就读。

但一个县学,一个府学,等级不同,不同。有条件的,谁愿意舍大取小?

陈三郎决意要去南阳府进学,因为是增生,不用缴纳学费,但日常饮食,乃至于住宿等,却都需要自理,计算起来,耗费不菲。而当下家境困窘,支持他进学的话颇为困难。

陈王氏有了愁容,可想着儿子好不容易考了秀才,能够进学,就算倾家荡产也得支持他去南阳府。

进学的日子并非死规定,主要看考生个人意愿,相当自由。其实学院本就是一个自由的地方,秀才生员出入其中,上课活动,都没有太多约束——只要你每年岁考合格,也就没人管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