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会亲酒(3 / 4)

加入书签

曹颙听了,皱眉不已。

就为朝廷的规矩,使得关外谷米盈余,南方诸省无粮赈济。

曹颙想来想去,唯一的主意就是将关外谷米的运输与管理合理化。

首先,是船。

不能用私船,满洲八旗进关后,心中并不踏实,总担心八旗会被赶出关里。最好的法子,就是动用官船。

恒生这小家伙,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扯着脖子喊“舅公”、“舅舅”,连个“表”字都不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巴特麻的亲孙子。

显然,巴特麻对于外界的误会,有些乐在其中。他还专程使人做了几身小蒙古袍,送给恒生。

恒生虽满心好奇,只觉得这些衣服颜色鲜亮,他可不好意思在人前穿。只有巴拉与赤那两人,看到这簇新的袍子,恨不得小主人立时就穿上。不过,他们也没有多嘴,进京半年,他们也晓得什么是“顾忌”。

六月中旬,曹颙收到魏黑的信,得知他同方种公已到西安。

施世纶伤的很重,几乎要挺不过来,瞧着魏信所说的这些,应该是过了危险期,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其次,将南方几个省份近些年的情况写个条陈。有了这个条陈,曹颙心里踏实多了,康熙虽爱惜名声,但是死防后门,饿死地方需要赈济的百姓,他也做不到。

数曰后,有圣旨下,“盛京盛京米粮,不必禁粜,听其由海运贩卖”。不过这海运,却不是常人能掌控得了。朝廷自不会允许外头势力插手,应该会用到漕运。

至于这些南下的米,运到何处,康熙圣旨上也写得清楚。福建、广东、浙江,总计三十万石。这些米不走关,不上税,也不用承担运费。

虽说这运米之事,最后交由漕运衙门,不干户部之事,但是曹颙也颇为欢喜,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安康,这似乎也是不错的行径。

曹颙心中,莫名松了口气。

随后几曰,户部官署就为盛京米谷价值之事,闹到御前。

自打前些年,朝廷有下令八旗屯田垦荒之事,如今算似乎熬出头来。这垦荒数年年增加,收获甚丰。

然而,这垦荒得来的米谷,就成了大问题。

这米谷一多,就使得民间谷贱。偏生朝廷有律法,东北是龙兴之地,另外就是封了海港,禁止米谷下海进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