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章 林肯的无法承受之重(3 / 4)

加入书签

所以这就看出来,**与否,不光是跟制度不制度有关,关键还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跟条件,如果能做到打败一切反对派,那你自然可以玩独--裁,哪怕有所谓民主的传统也一样。

要说民主,法国才是鼻祖,可法国不一样在共和国之后,出现了拿破仑么,哪怕是现在,也依旧是拿破仑家族的人在掌握政权,依旧是一种帝制国体。

因此,林肯虽然很想乾纲独断,但他实在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条件,所以他只能忍让,妥协,继续跟南方死磕,最多是偷偷派出自己身边的非正式代表,尝试跟对手谈一谈。

当然,不管林肯怎么想的,有一点是可以共同的,那就是林肯也不希望局势更坏下去,或者说,至少要维持住目前的战线。而在中英法都撕破脸亲自下手的局势下,林肯要想继续维持强硬,继续给自己人信心,就必须不断的保持一种进攻态势,哪怕只是一个表面上的进攻态势呢,也必须做。

这就是所谓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保持进攻态势,肯定会付出更多的资源,但现在林肯别无选择,因为他如果不继续进攻,就失去了发动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真那样的话,就会让老百姓无所适从,从原先的爱国激情中清醒过来,真要是那么做,美国人就会立刻来个大转变,从原先的热烈拥护到极度厌战,真要是民心尽失,整个社会都开始厌战之后,那结果就真的不可想象了。

因此,后世很多人说,林肯时期多么独裁,其实那都是私下揣摩而已,真正的事实是,林肯虽然看上去因为战争而大权独揽,但从始至终。美国社会的真正掌舵人,还是那些隐藏在背后的资本家跟金融家。

这是由于美国的制度所决定的。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制度,这个制度就决定了政府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小,再加上民众意识问题,所以在美国没有独裁的土壤。任何独裁的企图,都是无法得逞的。

好比被美国吹上天的国父华盛顿,当初虽然也有他个人品德的缘故,才辞去了总统,没有玩独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初华盛顿就算想玩独裁也不可能,因为不会有人支持他。

前面说过,**战争时期。大陆军其实很弱鸡,就是一群地方民兵聚集而成的杂牌军而已,而华盛顿虽然是总司令。但并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信服的功绩,而且华盛顿只是名义上的总司令,他如果真的想要犯浑,要一直独裁,那下面的各支民兵是不会支持他的。

正因为看到了自己无法完全掌控大陆军,所以华盛顿才顺坡下驴。辞去了总统,要不然。他就不是圣人,而是失败的野心家了,到时候不说别人,富兰克林就不会饶过他。

因为林肯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联盟国现在因为有中英法三国的帮助,力量大大增强,恐怕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自主这个基本愿望了,很可能还会随着战局的变化。进而要求获得更多,比如吞并北方,完成从南到北的统一。

这不是不可能。而是相当可能,且这样一来,那些因为反对国家分裂,却并不怎么反对蓄奴制的民主党,很可能就要转变思想,不再支持自己,而这些民主党虽然不怎么玩工厂。但大都手里有钱,所以他们要是转变态度。那对林肯等人绝对是个晴天霹雳。

从林肯的本意来说,如果南方吞并北方后,继续维持一个美国,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他怕的地方就在于,联盟国是靠着中国英国还有法国的帮助才能获得优势,那么一旦他们胜利,联盟国很可能就要报答中英法三国,用什么报答呢?毫无疑问,一定是割地赔款!

只要能维持国家的统一,蓄奴制不蓄奴制,林肯并不是很看重,但如果因此而要舍弃美国的利益。那林肯是绝对不同意的。

再者说了,战争打到现在,反对蓄奴制的人与拥护蓄奴制的人早就不可调和。而北方反对蓄奴制的人其实更多,所以一旦让南方人胜利,早晚还会出问题,这也是林肯不乐意见到的。

相反,如果华盛顿在**战争时期真的才华横溢,像另一个时空的红朝太祖那样,完全获得军队的支持,那么到时候就算华盛顿不当总统了,他依然会牢牢的掌握着全国的权力,就好像后世红朝的邓公一样。

可事实是,华盛顿下野之后,他基本就失去了权力,这就说明他其实不但在政治上影响力有限,对军队的影响力也同样有限,没有大权独揽的基础。

一个政治团体中,一旦缺乏一个才华横溢的中心人物,自然就没有独--裁的土壤,这就让协商分权提供了舞台,美国如此,英国也是如此。

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原本就是因为英国国王太弱鸡,被贵族逼着签署大宪章,最后就形成传统,一直保持下来。

相反,如果当初那个英国国王够强硬,打败所有的反对者,那他依旧还是一个独--裁--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