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李飞的新连队(3 / 5)

加入书签

就好比红色中国的坦克装甲车研究,原本在九十年代以及之前,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是相当充足的,但进入九十年代。尤其是海湾战争之后,红朝开始把国防方面的科研方向投入在空间与海军,导致这两个军种发展迅速。但在陆军方面,其实发展就十分缓慢。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红色中国在军工发展方面其实也是呈现一种极端化,也就是重视空军与海军,轻视陆军,不但陆军的武器方面进展缓慢,连国际市场上,陆军武器的市场份额也是日渐衰落,依旧只能靠廉价来维持市场。

在张信达崛起之前,中国每年的海外军售,基本都是靠空军海军还有飞弹打天下,陆军方面能赚钱的,一般也就是火箭炮或者56半之类的,而这些廉价的陆战武器,大都是卖给了非洲国家。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非洲的诸多国家家底越来越丰厚了,也就开始逐渐看不起中国武器,加上俄罗斯跟乌克兰大概是穷疯了,对外军售方面越来越疯狂,不但很多尖端武器都偷偷卖掉,竟然还自贬身价,开始在轻武器方面跟中国打起了价格战!

比如在非洲市场上,以前一支56式冲锋枪的价格要比俄制ak47便宜近乎四分之一,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尤其是最近几年,ak47价格大跳水,已经比56冲锋枪还便宜了。

相反,现代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底盘承重等技术的巨大进步,现代轮式装甲车的通过性能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轮式装甲车已经可以媲美履带式装甲车的通过性了,在场地适应性方面已经不输于履带战车。

就拿vn3型轮式装甲车来说吧,这款四轮的轻便战车看起来像个吉普车,但底盘高,四轮驱动,加固了悬架,不但性能可靠,可以通过各种糟糕路面,还兼顾了人员乘坐的舒适性。

另外,这种装甲车的防弹能力也很强,车体正面可以抗12.7毫米的枪弹直射,侧面装甲则可以防御7.62毫米子弹的直射,加上轮胎也是防弹轮胎,就防御能力来说,在十九实际六十年代的话,除了中国以外,没有任何一种步枪可以对这种战车造成威胁。

除了这些基本功能外,这款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整车实现了模块化,实现了一车多用,也就是说,车辆驾驶室后面的车厢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替换不同的模块。

比如可以变成一辆纯粹的携带步兵的步兵战车,也可以减少人员承载,加装电子设备,变成一辆战斗指挥车,甚至还可以加装武器单元,比如加装小口径的迫击炮跟大口径机关枪,变成一辆火力支援车。

还有其他战斗车辆,俄制产品也跟中国货的价格差不多,很多甚至还更便宜,加上美欧的围堵,这都导致中**火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出现了问题。

幸好,这个时候张信达出现了,他开始大量的购买中**火,虽然大都是低级货跟淘汰货,但却让中国清理了库存,回笼了资金,尤其是张信达的生意还具备持续性,且数目越来越大,武器购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让红色中国方面越来越重视张信达。

原因很简单,张信达此时扎根南非,谁也不会相信他会买了武器自己用,那就是说他其实是个中间人,而时至今日,张信达购买的中**火,无论在数量还是总价格上,都是非洲大地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可以说中**工对非洲的销售方面,几乎都是张信达一手拉扯起来的。

红色中国的军企负责人曾说过,张信达一个人,就养活了中**工两万人,甚至还为中**工的陆战研制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然,最让李永吉动心的是。这辆车的价格!

这款集结了防御力、机动力以及火力与一身,且便于维护,可靠性强的战车,价格才不到两百万,还不如一辆悍马越野车,简直是业界良心,的确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款装甲车了。

实际上,所谓不到两百万的价格,是红色中国的军工企业对张信达做的优惠让利,目的是为了打开市场。

要知道。在现代社会,红色中国的军火买卖虽然发展不错,但整体上还是处于劣势,被美俄英法这四大国际流氓围攻的不成样子,虽然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但市场份额其实是在下滑的。

这虽然有种种现实因素,但对中**企来说,却是相当皱眉的一件事,因为当时的红色中国整体环境趋于和平。虽然武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主要集中在海军跟空军,相反,对陆军的投入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红色中国的陆军武器缺乏经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