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出人意料的维克斯堡战役 一(3 / 6)

加入书签

因为营帐虽然没少,但军营里的人数却越来越少,同时进攻的力度也越来越小,明显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最后,等联盟军也发觉不对的时候,联邦军已经基本把部队都撤过了河,河对面只留了三万军队做狙击。

这个时候,联盟军自然是不能放过,开始转守为攻,但联邦军对此早有准备,狙击部队都是精锐,边打边撤退,而河这边的主力也集中了全部的火炮给予支援,不让联邦军有机可乘。

发现要吃掉那支狙击部队损失过大,联盟军也就停止了追击,放过了这支部队,至此,联邦军全部撤回原来的出发阵地,与联盟军隔河相望。

就这样,这场被称之为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的战斗,就以双方恢复对峙为结束,当然,事后双方都称自己赢得了战斗,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局而已。

民兵也不是不行,比如当年的**战争。美国人就是靠民兵打败了英国正规军,但问题是,民兵必须经过战火历练,如果一上来就打残酷的攻坚战。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先跟对方对峙,让自己的士兵适应一下战场气氛。等他们上战场的时候不再害怕发抖,下命令的时候可以无视枪林弹雨跟周围的死亡,只会麻木的听命前进,那么就算是合格了。

一旦这些士兵有了这样的觉悟,再去跟南方佬打,哪怕对方有那种让人头皮发麻的战壕工事,在强大的人海战术面前也一样挡不住。

也就是说,如今联邦军之所以迟迟不能推进,对面的顽强抵抗也好,战壕工事也罢,都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联邦军自己不争气,心理素质跟士气都太差了。

跟乔治.米德聊过之后,约瑟夫.胡克不再迟疑,果然一边派人继续进攻,但力度远远不如以前,只是在外围开开炮,打打排枪,一副小心谨慎的姿态。

此战过后,联盟军继续大肆修筑起了战壕阵地,导致联邦军在东线迟迟无法打开局面,失去了进攻能力,双方由原先的你来我往,变成了相互对峙的局面,战壕对峙,成了东线战场的主旋律。

林肯总统虽然对此十分恼怒。并且撤换了约瑟夫.胡克,由乔治.米德代替他成为伟大军团的司令官,但面对联盟军的战壕阵地,米德来了也无能为力,因此只能任由东线战场变成了对峙局面。

同时呢,胡克还让工兵在后方加紧修建新的浮桥,一口气修了十六条浮桥,对下面的解释就是援军即将到来,提前修好浮桥好方便援军过来。

别说,这么一说,的确对浮动的军心有所好处,本来因为进攻受挫导致的低落士气,在听到有援军的时候,又稍微提升了一点。

三天以后,浮桥全部建成,约瑟夫.胡克在正面发动了一次军级进攻,照例是浅尝辄止,一有损失就撤,但却绵绵不断,给人一种要造成对方疲劳的感觉。

但与此同时呢,每当到了夜晚,胡克就会分批撤退,先是撤退伤员,然后就是其他建制还算完好的部队,至于那些在前线接触部队,一点也没动。

这种边打边撤的行动一直持续了五天,当撤回去十三万人的时候,联邦军自己也发现有些不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