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科举改革 一(1 / 6)

加入书签

“哦,是么?不过我记得管仲好像是法家的。不是儒家的吧?”

“这个,士子其实是读书人的统称,并非只有儒家一家。”王韬道,“商人如果继续读书深造,能够明白忠义廉耻,达到士的级别,就脱离了商贾的局限,否则,就算再有才华。不识忠义,也还是无用,甚至有害,比如吕不韦。就是为害的例子。”

“吕不韦?”李永吉再次笑了,“吕不韦其实也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吧,如果他辅佐的是年轻时候的齐桓公,他未尝不能成为管仲第二。所以说到底,还是吕不韦辅佐的人自己不争气……好了,咱们别就这个问题说来辩去了。你的意思我大概也明白,其实是想劝我不要继续打压士绅吧?”

“这,是的。”王韬点点头,“我知道最近东主您的治下正在打压士绅,有些人的确该抓,但也有很多人是无辜的,或者说只是被满清迷惑了,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还是能够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辅佐东主的,现在这么一棒子打死,实在有些,呃,不忍。要知道,您这么一来,很多原本心向您的读书人就会彻底跟您翻脸,这对您将来的统治是不利的。”

“是吗。”李永吉撇撇嘴,没怎么说话。

被李永吉用大帽子好一顿忽悠之后,酒席中除了王韬,其他人都萌发了一阵强烈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就连最海派的黄宽,都开始红着脸纳头便拜,高呼士为知己者死了。

至于王韬,他则是早把自己当做李永吉的人,这种归属感与使命感的冲击早就经历过,所以才没那么明显,相反,看到这些人的表现,他反而还有一种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优越感,觉得自己比他们都有眼光,因为他是这批人中最早投奔李永吉的。

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王韬才保持了一份理性,一直借口最近上火,跟李永吉一样,不喝酒,只喝果汁,等其他人都喝的不省人事,被人抬下去之后,他对着利用双手抱拳一躬到底:“恭喜东主,又得几名通洋大才,回复河山,复兴中华的大业指日可待。”

看他这样做,又听到他这么说,李永吉撇撇嘴,一种喜感油然而生,不过总算是抗力比较强,只是故作严肃的点点头:“先生辛苦了。”

“为东主做事,不辛苦。”王韬再次回话。

凭良心说,李永吉自己也觉得自己的哥哥搞的那个打击反动派活动有些矫枉过正,肯定有很多冤假错案,不过这个行动中,他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再加上民心欢腾,他就默认了这件事,不再过多的插手。

而且,从内心中,李永吉也认为这次行动很有必要,因为这等于是一次由内而外的文化大变革。

要知道,江南地区一向文风鼎盛,换个角度说,就是保守势力猖獗,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这些读书人是经过了二次鸦*片战争,外加太平军的肆虐后,才开始睁眼看世界,努力发展洋务。但在这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崛起,他们没有机会被重创,不重创,就不知道疼,不知道疼,就不知道求变图强。

既然没有外因的强烈刺激,那就只能内部刺激了,正好,这些人一直对自己不阴不阳,加上又占据了大量资源,借着造反的由头,杀一批人,来个杀鸡给猴看,用屠刀强迫这些人转变思想,也是很有必要的。

发现再这么说下去,自己也会越来越逗比,李永吉干脆转移话题问:“先生特意在酒宴之后留下来,应该是还有别的事找我商量吧?”

“东主英明!”王韬再次一抱拳,这才抬起头小心回话道,“东主起事以来,重视工商,打压士绅,虽然也有一定的理由,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话说回来,我华夏自古以来就讲究一个士农工商,士在最前,商在最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是因为历朝历代发现。商人只追求利益,却少讲忠义,所以能用,却不能大用,至少朝堂之上,还是要以明礼仪识忠义的读书人为主才好。”

“是吗?”李永吉忽然笑了笑,“那管仲怎么说?”

“这,管仲虽然也行的商贾之事,但他本质上还是个士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