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新官位与拉人头(3 / 5)

加入书签

那名戴眼镜的人叫黄宽,是容闳自己拉来的人头,不,手下。

黄宽这人虽然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名气不如容闳,但实际上也是个超级牛人,因为他是晚清时代第一个留学英国,并且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黄宽跟容闳一样,都曾经一起留学美国。一起就读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当过一阵同学。

后来,他们两个一起毕业,容闳考上了美国耶鲁大学,而这黄宽呢,却考上了英国的爱丁堡大学。

黄宽考上爱丁堡大学后,先是攻读文学,后来又改读医学,分别获得了文学学士跟医学学士的学位。再后来他继续学习,终于拿到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堪称是当代第一位拿到英国博士的中国人。

之所以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搞成好像保险拉人头这样的情况,也是没有办法。

实际上,现在的江南地区都是草创,军队还好,但政务方面因为打破了原有的官僚体系,新的官僚体系还没建立,正处在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在李永吉不吭声拍板的情况下,大家都没有头绪。

李永吉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大量合格的行政人才,这个合格,主要是指能理解西方政治体制的行政人才,但在1860年的晚清,这样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就算是有极个别合适的,人数太少,也形不成气候。

这种情况下,李永吉又不想走换汤不换药的老路,继续用原有的守旧士绅做官,所以才提拔商人出来,搞成这种地方自治,小政府大社会的形势,让大家在学习中进步。

不过,目前的地方政权虽然松散无序,可军队却牢牢把握在李永吉手中,而且也早早就派出精干人员,帮助地方建立起了地方警察部队,再加上精武军自己的财政方面不成问题,所以政府再怎么没经验,也不会有问题。

后来,1857年的时候。黄宽曾经回到中国,先在香港从医并兼任传教士,但因为受到排挤,辞去了职务。来到广州惠爱医馆行医,不但医术高明,也很有管理才能。把惠爱医馆办的蒸蒸日上。

不过,他再怎么医术高明,管理高超,毕竟是个华人,在洋人为主的地方处处受到排挤,这让他心中一直很郁闷,一直想自己出去单干,可惜一直手头缺钱,不能成行。

简单点说,只要李永吉手里不缺钱,军队跟警察不乱,地方就不会乱。

其实这种地方自治式的地方政府也有好处,那就是留下了充足的学习与修改空间,这期间可以让那些李永吉特意提拔上来的商人有个缓冲的过程,学习下如何做官,如何平衡做官与经商之间的关系,为将来建立真正的现代化地方政府做准备。

在李永吉的设想中,未来地方政府的官员们,都要让无地或者少地的中小商人来担当,不再让那些大地主大士绅去当官了。

此时的晚清商人还有那些懂洋务的买办阶层虽然也很软弱,而且问题多多,但相比旧官僚来说,优势还是明显的,起码可以真正懂得开眼看世界,而且软弱才不会顶牛,一个软弱的地方政府,对强权人物来说才是最合适的。

谈论王韬的这两个年轻人。都是来历不凡,其中那个不戴眼镜的就是容闳,正是目前江南地区的科教大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