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适得其反与割辫子(3 / 3)

加入书签

为了逼迫自己以及他人显示立场,找出打入内部的敌特分子,他们甚至还开始割辫子,并把不肯割辫子的人,就认做是还认同清廷的走狗,是打入精武军内部的反动派,要立刻抓起来严加审问。

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好在李永吉及时发声音纠正,不过为时已晚,就算*章们不再明目张胆的逼迫他人剪辫子,但依然留辫子的人也会遭到他人的指指点点,遭到他人的冷暴力,所以最终所有的精武军官兵都剪了辫子。

辫子都剪了,似乎下一步就是黄袍加身了,事实上这些*章们也不止一次的提出就此反清的言论,不过这一次,李永吉可就是严肃对待了,容不得一丝的违拗。

这一次,李永吉为了不让这些激进分子搅黄了自己的既定计划,所以特意利用自己的权威,召开了一场全军规模的无线电演讲,要通过无线电这种利器,把自己的声音与意志,清楚的传播到每一个精武军的耳朵里,要用这种直接的演讲式传播,来把这种激进行动造成的恶果扼杀于萌芽。

最后,还是李永吉磨破了嘴皮子,用无线电对全军发表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长篇演说,详细的从各方面阐述为什么现在还不能造反,并要大家再忍一忍,要戒急用忍,戒骄戒躁,要局部服从全局,这才打消了军中的躁动。

此时的清朝人相对质朴,虽然也算涨了不少见识,但他们依然把这种李永吉认为理所当然的医疗福利当成是一种感恩,光凭着这种感恩,忠心程度完全保证,更何况李永吉不但给他们物质满足,还给了他们一个更崇高的精神目标,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战斗!

精武军这些人已经做到了衣食无忧,所以他们就需要更高的追求,这个时候,精武军的寓教于军政策就发挥了效力,各种新知识开始充斥精武军的大脑,而人一旦接触了这些新知识,眼光变的更宽阔之后,再回头看看身边那群依旧愚昧的人,就再也不能同他们做朋友了。

这情况就好比让一个见过世面的大学生跟山区封闭的放牛娃做朋友一样,一开始说两句话还成,时间一长必然缺少共同话题。

同理,此时的清朝人,哪怕是读书人,也大都只知道读四书五经,连自家的历史都所知甚少,更不用说国外的历史了。而精武军中关于中国历史的中国通史,还有关于外国历史的世界通史,都是当做教材一样的必读刊物,且都是白话文,大家彼此看了那么久,思想境界跟过去就天差地远了。

要不说,知识改变命运呢,至少这些精武军中的人,特别是那些第一批被李永吉招募的那些人来说,他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思想境界早就升华到另外一个境界,他们都以主人翁的意识,都有改变中国的想法,也有了最基本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并当然的把李永吉当作上天派下来拯救中华的大圣人。

没错,李永吉也提出了戒急用忍这个词,倒是跟懿贵妃劝说咸丰皇帝的词一模一样。

抚平了军心的躁动后,李永吉这才有功夫跟王三武等人沟通,与他们的沟通相对容易,只要跟他们说明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遵照执行,没有一丝的疑惑。

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精武军平静的接受了朝廷的封赏,然后么,就该干嘛干嘛,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唯一的变化,就是精武军的官兵都把辫子给割掉了。r1152

varwosoadconfig={cid:"23130",aid:"1036"};

用个后世的话说,对精武军官兵来说,李永吉就是他们心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偶像,除了李永吉,他们谁都不认!李永吉就是他们心中的太阳,李永吉就是他们心中谁也不可替代的皇帝!几乎九成的精武军官兵,都是李永吉的脑残粉。

像这样一个**于世俗之外,又被整体洗脑了的团体,又怎么可能被清廷的官位所打动?

事实上,清廷的这个策略,不但对精武军无用,反而还适得其反,让精武军上下更加的反感,也更加的团结,特别是那些精武军中的激进派,更是明确指出清廷的这个命令是在挑唆精武军内部的和谐,是在鼓励精武军官兵叛变伟大的领袖李永吉。

这些激进派的成员往往身世比坎坷,受欺压比较重,在新兵入营的诉苦大会中往往都是引动全场泪点的存在,而他们也很容易就把以前遭受的苦难都归咎于清廷的头上,并且也是自认对李永吉最忠诚的人员,甚至把这种对李永吉的忠诚看成是一种高于一切的荣耀。

对于这些激进派来说,清廷这种鼓励叛变的行为,是在亵渎李永吉的权威,是在亵渎精武军的尊严,所以,这些激进派不断的在军中掀起了各种自查自纠行动,自发的带起了*章,并抓捕并审问精武军中一切认同清廷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