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无锡新政 二(3 / 3)

加入书签

李永吉是打算把这里当作无锡市的第一个新兴工业区,用这里的人力以及现代社会的设施,先搞个五通一平出来,等工业区的基建做好了,然后再逐步的建设厂房跟家属楼,兴办真正的工业区!

当然,组织这些人干活的事儿,都由军政府的人自行负责,李永吉只负责提供财货物资,监督账目,另外就是轮流派一个排的士兵过去显示显示存在,替军政府的办事人员撑腰,至于精武军的主力部队,还有那些之前招募的新兵,基本都在临时军营里忙着做封闭化集训。

不过,别人可不知道李永吉是打算搞工业区,特别是一直在关注这里的李秀成,在发现李永吉居然在无锡搞起了严密的户籍制度,还组织了六万多壮丁出来忙活,粮草看来也不缺,立刻大惊失色,以为这是要积累力量做出征的准备,于是再也不拿捏犹豫了,迅速派出了联络使者过来。

这其实就是要培养工人阶层,只不过一开始却是以组织民夫或者长工的形势去搞罢了,如此一来,无锡的本地人也更容易接受,以后只要持续这个优惠政策,等他们尝到做工的甜头,就不会乐意放弃这些好处,会一直给李永吉打工下去。

别说,这么一来,无锡的老百姓中除了那些大户人家外,中下层民众都是踊跃报名,通常是这边办了户口本与身份证,那边就要求当精武军的雇工。

大户人家虽然不会去签合同当雇工,但为了防止被抓,还是去老老实实的登了记,领了户口本跟身份证。

事实证明,威逼利诱是最管用的,这么一番下来,根本不需要挨家挨户的去敲门,老百姓自己就过来求登记。在扩招了大量账房人手后,只不过用了十天,也就是不到两周的时间,无锡城里的人口普查活动就差不多干完了,完后一总结,发现小小一个无锡城居然有三十八万人!

这可是无锡城里面的人,不包括城外的郊区还有其他县的人,严格说只是一个县的人口,难怪都说江南地区人口稠密,看这个人口密度,如果其他地方差不多,那整个无锡地区估计不会少于两百万人。

三十八万人中,签了劳动合同的人,足足有六万人之多,几乎无锡的青壮都被一网打尽,其中大多是冲着廉价粮食去的,倒不是完全为了钱。

要知道,无锡城一向富裕,在城里的人大都是做工的,通常是织工织户或者其他码头工人或者手艺人之类的,真正的农民大都住在城外。

这些人平时在城里做工,平均一个月最少也得赚个一两银子以上,半两银子的薪水,哪怕包吃住,实话说也没什么吸引力。不过无锡目前缺粮,粮价居高不下,如果按照为精武军做工,家人可以领到廉价粮来算,那就太合适了,就算不卖钱,省着点吃存起来,也能增加抗风险能力。

无锡的城里人大都读过点书,对外面的事情也知道不少,知道现在不太平,在乱世,有钱不如有粮,所以李永吉的廉价粮政策,正好打中他们的软肋。

这人招起来了,自然就得用起来,目前也没有现成的工厂让他们进去做工,因此李永吉就把他们按照军事制度组织起来,派去蠡湖,也就是五里湖的边上,大体等于后世的滨湖区政府的附近,修路开荒,伐木炸石,开窑烧砖,还兴办水泥厂跟石灰厂,组织人手大搞基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